《凝视死亡》是由梁美仪和涨灿合著的一本书,全书分为六部分,内容丰富且情理兼备。通过不同角度的探讨,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死亡的文化含义以及其在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影响。
书籍介绍
《凝视死亡》把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大学于二零零二年三月举办[死与人间]学术研讨会部分在会上发表的文章加以整理,编辑成书。
全书共收文章十七篇,由不同专业人士执笔,是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研究成果。内容涉猎范围甚广,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文化研究及护理学等。
作者简介
张灿辉,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及研究院毕业,德国佛来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及系主任,大学通识教育主任、现象学与人文科学概论研究中心主任、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领袖培育课程主任。着有《海德格与胡塞尔现象学》 、《人文与通识》等书,并于\u003c思光学术论著新编\u003e系列中编有\u003c存在主义哲学新编\u003e等书。
本书目录
《通识教育丛书》总序
导言:从垂死到复活——当代文化中死亡的历程
第一部分 越度死亡
1.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
2.解构死亡——现象学的进路及其蜕变
3.死亡与公义:犹太基督教信仰对死亡问题的挣扎
4.从打斋仪式看道教对死亡的处理——一个死魂远游旅程的救济:拔罪、救苦、度亡及成仙
第二部分 演绎死亡
5.一个伟人之死:鲁迅的生前死后
7.死亡与自我意识:从弗里德里希·尼采酒神精神看自我同一性
8.死亡之舞六百年:塔罗牌死亡意象的变奏
第三部分 死亡痕迹
9.香港坟场发展史略:1841—1950
10.香港坟场:城市空间的[异域]
11.[艾罗思]与[桑那托思]:坟场中的裸体雕塑——爱与死之默想
第四部分 死亡剖析
12.死因变迁: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死亡率的分析
13.心理学对死亡的探索
第五部分 亲近死亡
14.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法——如何协助垂死病人及其家人
15.临终病人离世前事件簿:由接受家居照顾到离世的研究
16.从[死别]到[善别]:香港丧亲者的心路历程
第六部分 体悟死亡
17.牛死徘徊十二年
作者简介
编者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