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纳米变色龙

纳米变色龙

纳米变色龙(学名:Brookesia nana),属于脊椎爬行动物,于2021年2月4日由马达加斯加和德国研究人员在马达加斯加北部森林中发现。这种袖珍爬行纲是目前已知约1.15万种爬行动物中个头最小的。

形态特征

雄性纳米变色龙全长21.6毫米,从吻部到肛门距离为13.5毫米,加上尾巴总长约为22毫米。雌性个头略大,全长28.9毫米,从吻部到肛门距离为19.2毫米,加上尾巴总长约为29毫米。雄性的生殖器非常大,几乎占据了身体总尺寸的20%,这可能是为了适应雌性较大的体型,以便于配种繁殖。

物种学史

纳米变色龙与其血缘最接近的物种是2012年发现的微米变色龙(Brookesia micra),身材比纳米变色龙略大。研究人员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纳米变色龙如此小,但推测可能与“岛屿效应”有关,这一现象中被困在岛上的动物往往会进化出更小的体型。

栖息环境

纳米变色龙的栖息地可能面积不大,研究人员在发现地点附近尽管努力寻找,但未能发现其他纳米变色龙个体。

分布范围

这种新物种是在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地区发现的,目前只有两个已知标本。

繁殖方式

为了确认这些标本是否处于成年期,研究人员对它们进行了CT扫描。结果显示,雌性体内有两个卵子,而雄性的生殖器发育良好,表明它们已经成年。

种群现状

纳米变色龙的生存环境令人担忧,因为它们的栖息地可能仅有几英亩大小,并且还面临着毁林带来的影响。这可能使它们面临灭绝的风险。当地政府近期出台了相关保护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种小型动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