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说》是一档由高晓松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主要讲述历史、文化、社会等人文学科知识。节目名字是由著名公共知识分子韩寒命名,英文名“morning call”取自高晓松。节目第一季于2012年3月16日播出,第二季于2013年4月5日播出。
节目简介
2012年3月,一档名为《晓说》的脱口秀节目引来了不少关注,网友纷纷惊呼:“老哥说得真逗,太好笑了!郭德纲跟您比差得远了。”而这位铁齿钢牙的主持人,正是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新闻远走国外的高晓松再次出现,醉汉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主持人”。
高晓松的这档脱口秀节目由其好友韩寒命名为《晓说》(英文名称为:MorningCall),自2012年3月起每周播出,每集节目时长20分钟。《晓说》每期发起一个热门话题,由主持人高晓松自由发挥,说历史、评人物、聊八卦、论文化、谈热点,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笑话大全”。《晓说》还将在每个月制作一期特别对话节目,届时会请到当年明月、王朔等重量级嘉宾。同时,网友也可以实现和节目的全互动,每期节目会提前在网上公布话题,征集网友对该话题的看法,录制成视频,有独到观点的网友视频将在节目中播出,还会得到高晓松的点评。
节目缘由
一拍即合的想法,韩寒给取的名
“这个节目,纯粹是我们聊天聊出来的。”3月16日《晓说》的制片人鲁浪告诉记者,因为跟高晓松是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瞎聊,就聊出了这样一个节目,“就是想做一个完全聊天式的节目。高晓松知识面很广,对历史、文化、音乐、电影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就想让他来做这样一个节目。”该制片人也向记者讲述了有关节目的背后的故事,虽是首次当脱口秀主持人,但高晓松非常能侃,“一个话题能聊上半小时,我们剪了很多,很可惜。”
因为节目最初是想打造一种闲聊的风格,所以高晓松为此还特地想了个名字,叫《闲得蛋疼》,但后来考虑到以后节目的广告冠名,还是放弃了,“总不可能以后说,某某广告商冠名《闲得蛋疼》栏目吧。”否定了这个方案后,节目到底叫什么好呢,大家进行了一番讨论也没得到结果。后来,韩寒给想出了这个名字,“他(韩寒)跟高晓松是朋友,他给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我们一听,都觉得这个名字与我们节目的定位很贴切,也就采纳了。”
节目风格
类型一档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节目
据制片人鲁浪介绍,这个栏目在每周五通过网络播出。话题不仅仅是有关电影,还会有人文、历史、社会现象等,都是高晓松比较在行的,“会以他的个人见闻、研究、了解的东西为主题。选题这块大家会一起讨论,但以高老师的意见为主。”鲁浪称,这是一个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节目,“带有高晓松式的风格。”而那些让网友惊叹的语句,都是高晓松自己打造的,“他的台本我们怎么写得出,都是他自己在做,自己写,我们会帮忙搜集一些资料。”节目展现高晓松犀利的观点,剖析运用流行的词汇,揭示不为人知的内幕。
节目列表
第二季
荣誉记录
3月28日,由《综艺》、CNTV与新浪娱乐联合主办,CSM媒介研究提供收视数据支持的“第六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在北京举行。优酷和土豆网分别凭借《晓说》及《土豆最音乐》两档节目,摘得“年度网络自制节目”奖项桂冠,成为当场互联网行业的大赢家。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档代表了网络视频行业最高制作水平的原创节目与《中国好声音》《梦想合唱团》等优秀的电视节目比肩获此殊荣,充分说明了业界对互联网自制节目的肯定。
台前幕后
首期节目
2012年3月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在洛杉矶录制。制片人回忆称,高晓松完全不怯镜头,“他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能够抖出很多故事,可以说上二三十分钟,可惜我们最后剪了不少。现在正在考虑如果反响好的话,可能会延长播出时间。”
背后故事
高晓松,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电影导演、词曲创作者、写字者。
代表作品:
音乐作品:
《校园民谣》作品集、《青春无悔》作品集、《万物生长》作品集
电影作品:
文学作品:
《写在墙上的脸》《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
节目语录
“今年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算伟大的电影,大师虽然还活着,但已经拍不出《活着》那样的电影了……《老无所依》通过运作,拿到了4个奖……你可以说整个电影都是在骗。”
奥斯卡不是一个艺术奖,是一个圈子奖……我有一个朋友,在洛杉矶干这样的活,他们那一年的客户是《老无所依》,他们拼命工作,《老无所依》最后拿了四个奖。
奥斯卡,你不能说它完全公平,但也不能说它是‘黑幕’,它是有一套制度,去保证它的运行。如果是特别好、能服众的电影,是应该得奖的;如果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它更保护那些懂得游戏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