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替否
辛替否(生卒年不详),字协时,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景龙年间(708~710年)任右拾遗。当时李显溺爱子女,允许公主府中设官。尤其安乐公主的府第特别豪华,滥设官属,又以卖官聚财。其丈夫武崇训死后,她又废弃原府,另建新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中宗又大肆修造佛寺,耗费国家钱财,致使国力衰竭,百姓苦不堪言。
人物经历
辛替否在景龙年间被任命为左拾遗。当时,中宗设立公主府官属,安乐公主府的补充尤为众多且随意。此外,驸马武崇训去世后,废弃了旧宅并建造了一座新的住宅,奢侈程度超过了限度。同时,朝廷大力兴建佛寺,导致百姓劳苦不堪,国库也因此空虚。辛替否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建议。
上疏谏议
辛替否上疏谏议,指出古代建立官职的原则是职位不一定全部配备人员,九卿以下的官职都有其位置但并不一定有人任职。他认为,如果对一个人的奖励超过了他的贡献,或者授予的官职超出了他的能力,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得到奖赏或官职的人来说,就会感到不公平。他还提到,公主作为皇帝的爱女,应该选择贤良之人嫁给她,并设置适当的官职辅助她。但是,如果行为不符合古人的准则,也不符合民心,可能会转变爱成为恨,带来灾难。他警告说,过度消耗人民的力量、财富和家庭,会导致人们的不满,从而影响边境将士的忠诚和朝廷大臣的努力。他还引用了古人的话:“福生有基,祸生有胎”,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基础牢固,国家就能安宁,这对陛下及其家人来说都是有利的。因此,他建议对外谋划长期稳定的政策,防止奸臣贼子的危害。他还提到了佛教的本质,认为真正的佛教应该是清净和慈悲的,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和荣耀。他主张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保护生命,支持前线士兵,购买廉洁清明节的官员。他还提醒说,即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不能满足所有需求。他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例子,说明只有遵循正确的治理原则,才能获得长久的统治。他还引用了佛教的经典,强调菩萨的心应该专注于佛法,并行布施。他认为,减少雕刻装饰的费用可以救济贫困,停止挖掘破坏可以保护昆虫的生命,放弃建筑寺庙的钱可以资助边疆地区,这些都是具有大日如来美德的行为。他还提到,当时的宫观台榭已经足够壮观,不需要更多的装饰。他建议皇帝考虑仓库和府库的情况,以及百官的供给和各种支出,担心一年都难以维持,更何况积累多年的储备。他预测,一旦发生战争或其他灾害,寺院和塔楼无法提供帮助,这让他感到担忧。尽管如此,他的上书并没有被采纳。一年多后,安乐公主被处决。
睿宗时期
睿宗即位后,辛替否继续担任左补阙,并再次上书陈述时政。他建议睿宗借鉴李世民时期的治国之道,选拔优秀人才,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他还批评了李显时期的做法,指出官职和爵位的授予缺乏标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他特别提到了修建寺庙和度人为僧的问题,认为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还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他警告说,如果继续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国家的衰弱和分裂。他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和帝因为相信奸臣的建议而建造豪华的宫殿,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他希望李旦能够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他还提到,自己曾经看到明敕规定,以后要按照贞观时期的制度办事。他认为,贞观时期并没有现在这样的大规模修建寺庙和增加僧尼的现象,也没有混乱的政治局面。他呼吁睿宗恢复贞观时期的良好传统,否则将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他还提到,自己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希望睿宗能够听取他的意见。他的上书得到了睿宗的认可,不久后被提升为右台殿中侍御史。
主要作品
辛替否的作品包括《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等诗歌。
相关传说
据《广异记》记载,辛替否的母亲去世后,灵堂经常出现类似她的声音。辛替否的表弟是一位术士,听说此事后前往查看,发现是一只无毛的雌狐属在作怪,便将其杀死,之后声音就消失了。这个故事反映了民间对超自然现象的看法,以及人们对亲人逝去的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诗人小传·辛替否.国学网.2024-11-12
辛替否.辛替否.2024-11-12
辛替否.词典网.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