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是由何帆编写的一部书籍,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发行。书中详细阐述了警官在审理案件时所遵循的模式和方法。
内容简介
《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一书聚焦于刑事司法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些问题是目前实践中疑点和难点较多的新类型问题,如刑法修正案中的经济犯罪、单位犯罪、“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法、经济犯罪中罪数形态的认定以及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适用等。书中的选题不仅涉及刑法分则与总则问题的结合,还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及刑事证据法学等多个层面的内容。
刑事法学生的生命力体现在对司法实践的无限接近。法学不仅是承载着诸如人权、正义、公平等价值符号的宏大叙事,更是关注现实中琐碎细节的科学。通过细致的研究,能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从而回归到“解决问题”的核心价值。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学术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务实、开放和多元化的。书中的选题不限于特定的学科范畴,而是根据问题来寻找思路和答案。即使这种方法跨越了实体法与程序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甚至刑事法与民事法之间的界限,只要是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都不受限制。每个司法问题都不是简单地属于某个学科,例如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既包含了司法处理方式的选择,又涵盖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划分与合并。在各种类型的案件中,刑民交叉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单纯使用刑法或民法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问题,往往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书的主题是“疑难解析”,这意味着作者不仅要指出问题所在,还要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提出解决方案。强调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寻找答案,是为了让答案更加实用、高效且易于实施,以便切实帮助律师、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等实务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并不主张超越现行法律进行批判和前瞻性思考,因为“法律不是用来被嘲笑的”。通过合理的解释方法,我们可以与立法者的意图相一致,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法律自身的矛盾、缺陷和不足之处。
实际上,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寻求答案本身就是一种揭示法律问题的过程,也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起点。近年来,中国的刑事实体法研究逐渐接受了欧陆法系的制度和理论,而刑事程序法研究则更多地转向了英美法系的制度和理论。尽管这种趋势有其学科内部的原因,但我们认为,当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时,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在引入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方面,还是在套用英美法系的刑事诉讼程序方面,如果我们忽略了“中国的问题”,即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衔接,那么即使是有益的借鉴也可能沦为机械的移植。因此,本书系列的定位是紧密联系司法实践,解释本土问题,而不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或过多的比较。在体裁上,对于前沿领域的理论争议和热点问题,通常会在序言中集中总结,而在正文中,则是以问答形式重点解决实务问题。
总的来说,本书系列的写作理念注重实证而非追求玄妙,推崇跨学科合作而非闭门造车,以讨论和解释为主要手段,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否定。书系的选题会随着刑事司法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贴近实务,参与书系撰写的作者主要来自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部门,同时也有一些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年轻学者。所有的选题都是经过主编和作者慎重讨论和仔细筛选后确定的,每位作者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和业务经验,以独立撰写或联合撰写的方式完成作品,最后由书系主编统一对稿件进行审核和定稿。
出版背景
本书的作者团队主要由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部门成员组成,同时也有具备博士学历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丰富经验的青年学者参与。所有选题均由主编与作者共同商讨决定,作者们根据各自的学术专长和从业经历,分别以单独创作或合作撰写的方式完成了书中的内容。最后,所有稿件均由书系主编负责审查和确认。
参考资料
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读书网.2024-08-29
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缺书网.2024-08-29
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豆瓣读书.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