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站(Qingnian Lu Station),位于朝阳区青年路与朝阳北路交汇口,由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管理运营,也是北京地铁6号线上的一座车站。

青年路站于2010年11月11日确定站名;于2012年12月30日通行北京地铁6号线。

据2021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青年路站共有3个出入口,运营时间为05:08-次日00:30。青年路站车站主体长约559米,标准段宽20.9米,总高14.6米,结构底板埋深约18米。

历史沿革

2010年5月4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青年路站”等北京地铁6号线车站名称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11月11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正式确认“青年路站”为该站站名。

2011年2月25日,青年路站成为北京地铁6号线首座封顶车站;3月,青年路站开始设备安装及装修,成为全线的样板站。

2012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青年路站随着投入使用。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青年路站位于朝阳区青年路与朝阳北路交汇口,南北侧为青年路,东西侧为朝阳北路。青年路站北侧为朝阳大悦城控股,南侧为佳亿·青年汇,益民购物中心。

进出设置

据2021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青年路站进出设置如下表:

相邻车站

据2021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青年路站的相邻车站如下所示: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青年路站车站主体长约559米,车站主体净长左线557.025米、右线558.787米,标准段宽20.9米,总深14.6米,结构底板埋深约18米,顶板覆土厚约3.5米。

青年路站围护结构采用直径800毫米、间距1500毫米钻孔灌注桩,设置3道直径609毫米、壁厚16毫米的钢支撑;车站顶板厚800毫米,中板厚400毫米,底板厚900毫米,内衬墙厚700毫米,待铺轨完成后封堵顶板和中板预留洞口,预留轨排洞口长30.4米,宽8.2米。

青年路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3个紧急疏散通道、2个风道和2组地面风亭。出入口、风道和紧急疏散通道均为地下一层结构。

整体布局

青年路站主体结构形式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矩形框架结构。地下共有2层,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6号线站台,呈东西向布置,出站口位于站厅层南侧;站厅层中部设三座自动扶梯和一部直梯;车站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为岛式结构车站。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1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青年路站各线路运营时间如下所示:

设施设备

据2021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青年路站服务设施如下所示:

体温检测系统

2020年1月24日起,青年路站启动了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措施,车站有身穿防护服、佩戴护目镜的人员,对乘客进行快速体验检测。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据2021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青年路站公交信息如下所示:

建设成果

建设难题

青年路站在建设北京地铁6号线站层时,出现的建设难题有:

青年路站预留轨排井

①截至2011年,青年路站车站全长559米,为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在建的最长车站,横跨两个重要的交通路口,对于施工期间交通疏解、结构的连接形式、支护设计等设计比较困难。

青年路站结构施工

②横穿车站基坑的深埋大管线(埋深10米、直径3米电力管涵)与结构之间的处理措施。

③为满足铺轨需要,在施工阶段的车站顶板和中板设置有轨排井(30.4米×8.2米)大开洞,由于周边环境复杂无法调整支护类型,需要采取措施保障结构的安全。

④站址区地下管线密布,管线种类繁杂,其中具有控制性因素的管线超过24根。

⑤青年路站盾构区间主要为黏质粉土砂质粉土层、粉质黏土层、粉细砂层、圆砾层、黏质粉土层混合而成,卵石的粒径一般在200毫米以内,整体地质条件差,开挖易发生塌落现象;地层中富含地下水,隧道局部地段下部已进入承压水中,这类地层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粉细砂层和地下水的存在,开挖后较易发生意外。

⑥青年路站由于污水管道距离主体围护桩位置远近不同,出入口结构设计形式存在差异,为提供密排槽钢施工空间及施工精度,1号出入口初支形式需进行变更。为避免掌子面在雨水管下方长时间停留,密排槽钢在距离污水管道左边外皮3米位置打设,打设长度5米,采用槽钢。施工中为防止槽钢碰到污水管道,槽钢底部距离拱顶100毫米。

施工技术

青年路站的建设采用明挖顺作法分期施工,从而达到施工期间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最小,同时有利于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在明挖基坑穿越不利地层的大直径地下管线处采用双排桩十临时型钢支撑的措施,保证了大间距桩距(桩距5米)处基坑的安全。针对主体结构构件本身加固,解决了车站结构轨排井大开洞期间不能采用锚索支护条件下主体结构自身安全。

文化特色

文化墙

截至2021年7月,青年路站文化墙位于站厅侧墙,《春潮涌动》以绿色植物、花草的半抽象形态为主体,以春天的绿色为主色调,组成富于动感的连续画面,象征青春的气息和年轻向上、富于朝气的人生态度与精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