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是2004年7月11日出现在互联网“天涯社区”上的一篇帖子,帖子记载的是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到西部农村的支教经历。

帖子发布后,引起轰动,100多家网站转发报道,数十家电视台、报纸、电台进行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报道了徐本禹的感人事迹。

主要内容

帖子主要讲述的时徐本禹在贵州省农村的支教经历。2002年暑期,徐本禹在大方县猫场镇吊岩村为民小学(前身为岩洞小学)义务支教,而选择支教的原因是他做家教时偶然看到一篇对贵州“岩洞小学”的报道。他和4名志愿者在为民小学的支教时间由原计划的两周最后变成了两个月。返回母校后,徐本禹却常常接到来自为民小学的信,孩子们的惦念让徐本禹“感到了一种被需要”。2003年7月,徐本禹高分考上母校公费研究生,但他一直牵挂着贵州的孩子们。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重返贵州省支教华中农业大学对他的这一决定非常支持,破例为他保留了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重返贵州后,徐本禹先到为民小学支教一年,接着又来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一年。

在贵州支教期间,徐本禹在漏风的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在狗吊岩,徐本禹一周要上六天课,一天上课时间达到了8小时。徐本禹负责五年级一个班,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由于信息闭塞,学生不了解外面的任何东西,一篇200多字的文章出现20几个错别字是很正常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所岩洞中的小学因为徐本禹的坚持,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结果

截至2004年9月8日,已有13个国家的热心人士通过网络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迹,并要求资助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贫困学生。美籍华人陈旭昭女士还在美国进行募捐,为大石小学的学生资助2000美元。据大水乡政府统计,共有36名志愿者在大水乡支教或考察。受捐赠的小学生达188人,捐助资金13760元。

截至2004年9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捐赠了8万元,省教育厅拨款20万元,毕节市教育局5万元,大方县教育局3万元,总计36万元。”大方县团委借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说:“志愿者的行动得到了贵州省省委书记的重视。”沈义勇和徐本禹的下一步棋就是要整合外界资源,帮助大水乡脱贫致富。“我们和华中农大已经达成协议,他们要在大水投资项目。”沈义勇说。

主要影响

徐本禹事迹被转发报道

帖子发布后,引起轰动,仅仅几个小时的工夫,存放照片的服务器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发生堵塞,跟帖的数量急剧增加,不少热心的网友更是将这篇帖子整理后发到了国内外各大论坛。从发出帖子的7月11日到7月20日短短九天,这篇帖子在各个网站被点击总数就超过了百万,100多家网站转发报道,数十家电视台、报纸、电台进行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报道了徐本禹的感人事迹。《中国青年》将徐本禹的事迹用10个版面作为封面专题进行报道,被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燃情岁月》;公益宣传片也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5年1月,徐本禹当选为中央电视台“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为首位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的志愿者。2007年6月,年仅25岁的徐本禹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成为最年轻的党的十七大代表之一。

支教学校巨变

帖子发布后,徐本禹事件被争相报道,得到了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注,为民小学也从岩洞搬出来。2014年和华中农业大学建立联系后,每年都会有由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组成的“本禹志愿服务队”到为民小学支教。2019年,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热合曼撒贝宁来到为民小学并给学生们发放奖学金。此后,尼格买提团队每年都会给为民小学发学生带来礼物和资助金,并和同学们交流互动。截止2022年7月,搬出岩洞的为民小学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学生食堂、计算机室、图书室等多功能教室、两栋教师宿舍、一个篮球场和一个厕所及多条绿化带,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环境清幽。

参考资料

张定宇、汪勇获评2020感动中国人物,武汉已有16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澎湃新闻.2023-12-12

感动中国的徐本禹背负重压(图).新浪网.2023-12-12

徐本禹.荆楚网.2023-12-12

20年接力徐本禹支教,他们与大山有个约定.百家号.2023-12-12

【先锋法苑】有一种青春叫奉献.澎湃新闻.2023-12-12

徐本禹:感动中国的义务支教者(图).湖北日报.2023-12-12

徐本禹:感动中国的义务支教者(图).荆楚网.2023-12-12

泪目!这个从山洞搬出学校的前世今生.搜狐网.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