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薛鹏

薛鹏

薛鹏,女,物理学博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鹏于1995年至2004年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04年,薛鹏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起,薛鹏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进行资深博士后研究,并先后担任该学校讲师、客座教授。2009年至2017年,薛鹏于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担任教授;2018年1月,进入北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担任教授。薛鹏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等,主要课题实验方向是研究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系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曾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包括:Nature 物理学,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薛鹏曾先后主持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2022年,薛鹏荣获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2023年,薛鹏获得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2024年2月4日,薛鹏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的招生资格被学校剥夺;2月5日,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针对此事发表声明称停止薛鹏教授的招生资格是因此前薛鹏已向单位提出离职。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5年9月,薛鹏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1999年7月薛鹏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并免试进入本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郭光灿院士,2004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年9月,薛鹏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10月,薛鹏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量子信息的物理实现以及量子光学的基础研究工作,致力于利用量子行走实现普适的量子信息处理平台的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薛鹏先后担任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物理系讲师、客座教授。

2009年7月,薛鹏回国后加入东南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2010年,薛鹏入选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次年,薛鹏被东南大学聘为青年特聘教授。2016年,薛鹏主持的项目“量子信息处理器的设计与开发”获批江苏杰出青年基金;2017年,薛鹏主持项目“基于时间域的量子行走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8年,薛鹏加入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担任教授,同时任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薛鹏课题组在Nature 物理学发表题为Non-Hermitian bulk–boundary correspondence in quantum 动力学的论文,该论文入选 “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2022年,薛鹏课题组开展项目《光量子行走的实现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2023年7月26日,薛鹏曾向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提交离职申请。

学术成就

学术方向

薛鹏教授的主要研究的理论方向包括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等;主要实验方向包括研究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系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通过偏振态、动量、时间、路径等自由度来编码量子比特,制备多光子/高维量子纠缠,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器。

薛鹏教授长期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前沿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稳步推进实验探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或突破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在理论上设计并实验实现了宇称时间对称的光量子行走,观测到新型拓扑边界态和非厄密的体-边对应关系,证实了量子行走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可行性;模拟了多体拓扑系统的动力学量子相变,为制备量子非互易器件奠定了基础;克服了以往方案中的不可控性,创造了空间域光子行走的最长演化记录,实现了量子信息的恢复,为实现实用化的量子信息处理奠定基础;利用量子行走实验检验了非定域性和互文性的关联,揭示了量子纠缠是普适的量子资源,进而佐证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2015年4月,《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4, 140502 (2015)]发表了薛鹏教授课题组首次观测到的量子行走中光信息的传播扩散与恢复这一项关于光在量子行走中的动力学演化研究的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中相关理论的提出及实验的验证颠覆了人们以前对量子行走的认识,并为量子行走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理解基于量子力学的动力学演化的基本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研究量子扩散及对拓扑现象的量子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6年3月,薛鹏教授课题组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6, 090401 (2016)]发表了关于量子关联实验的研究论文,首次观测到非定域性和互文性两种特性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monogamy关系,从而提供直接证据揭示量子纠缠是一种普适的资源。实验表明,一旦量子非定域性被实验验证,体系则不再满足量子互文性,反之亦然。该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刷新了人们对于量子纠缠的传统认识,首次提出量子纠缠作为一种更普适的量子资源,非定域性和互文性的验证都将耗费这种资源,其中一个被验证另一个则没有资源可以耗费。

2017年7月,东南大学物理学院薛鹏教授团队首次在开放系统中实验实现宇称时间对称的量子行走并观测到新型一维拓扑保护边界态,为基于量子行走平台实现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依据。该研究成果于7月3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Physics。

2017年12月,东南大学薛鹏教授团队首次在单体无纠缠量子系统中观测到了 信息的亏损(information deficit),并基于该系统首次验证了量子力学对于的互文性不等式的违背,进一步丰富了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及对基本量子资源的认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9, 220403 (2017)]上。研究人员开创性地从信息论中的香农熵出发,着重研究一系列测量之间的熵的关系,首次以熵的形式验证了量子力学中的互文性。同时,该不等式的违背意味着信息的亏损,这也是首次在单体系统中观测到信息的亏损,开创性地将信息的亏损与量子互文性的研究结合到了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对量子互文性的认识和研究手段。

主要论文著作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不知道近20年前,当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薛鹏第一次接触量子力学时是怎样的感受,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用量子力学进行思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人民日报评)

不同于很多知识女性展现出来的优雅从容,薛鹏的坚韧、顽强、执着和坦诚让人印象深刻。在下决心从本来的理论研究转向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各种人、财、物的极度短缺曾让她步步艰难,辛酸备至。但最终,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她的课题组在量子信息量子光学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东南英才》评)

相关事件

2024年2月4日,一则“教授曝遭学校无端剥夺招生资格”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视频发布者薛鹏表示,自己是博士生导师,事先没有得到任何通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学校剥夺了招生资格。针对这一情况,薛鹏认为自己可能遭受到了打压,她在视频中也表示希望有一个正常的渠道能够沟通解决此事。

2024年2月5日,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发布声明称,薛鹏教授于2023年7月26日正式向中心提交了离职申请,按照告知期,明确将于2023年10月31日离职。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中心在2023年8月31日报送的2024年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停止了薛鹏教授的招生资格。并称薛鹏以及其他人员、媒体的言论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2024年2月5日,薛鹏再次发布视频回应,在自己提出离职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要求其个人去基金委申请国家杰出青年项目的终止,并放弃杰出青年称号,薛鹏未同意此方案并表示愿意于该中心工作至项目结束。

参考资料

课题组负责人.薛鹏教授课题组.2024-02-05

薛鹏教授课题组.薛鹏教授课题组.2024-02-05

研究方向简介.薛鹏教授课题组.2024-02-05

薛鹏教授荣获2021年度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5

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物理学会.2024-02-05

教授曝学校无端剥夺招生资格 校方声明:其已于去年10月离职.今日头条.2024-02-05

东南大学薛鹏教授课题组首次观测到量子行走中光信息的传播扩散与恢复现象.东南大学.2016-10-13

东南大学物理系薛鹏教授课题组在量子关联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东南大学.2016-10-13

东南大学薛鹏教授团队在宇称时间对称的量子行走中发现新型一维拓扑保护边界态.新浪网.2017-08-02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薛鹏教授团队在量子互文性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东南大学.2017-12-05

东南大学教授薛鹏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西邮新闻网.2024-02-05

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创新奖.中国光学学会.2024-02-05

重磅!13位半导体人入选2020年国家杰青.网易.2024-02-08

祝贺我系教师在2011年度人才工程中取得优秀成绩.东南大学物理学院.2024-02-05

【人民日报】研究量子行走的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薛鹏——总有兴趣追问“为什么”(治学者).东南大学新闻网.2024-02-05

【东南英才】物理系薛鹏教授:由量子理论转向实验,背后尽是辛酸.东南大学校友总会.2024-02-05

薛鹏 最新回复.抖音短视频.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