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狂想
《春天的狂想》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由滕文骥执导并编剧,何平、武寒青、滕文骥担任编剧。该片改编自人民音乐家施光南(1940-1990)的生活,以组曲的形式讲述了植根于中国土地的作曲家赵黎明(邵兵饰)的艺术历程。电影主演还包括朴阳、瞿颖、袁泉等。赵黎明与同院女孩苏雨(瞿颖饰)青梅竹马,矢志不渝地展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春天的狂想》于1998年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滕文骥)奖、最佳男演员奖(邵兵)奖、最佳女配角奖(袁泉)奖,以及第4届金爵奖最佳影片奖和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剧情简介
童年的赵黎明受到邻居苏爷爷的音乐启蒙,少年的小黎明以他的天赋和努力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来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考上了音乐学院,并和儿时的伙伴,生于“音乐世家”的王一哲同在一班学习作曲。此时他邂逅了苏爷爷的孙女苏雨。他和王一哲同时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少女,苏雨却对才华出众又不失忠厚的赵黎明情有独钟。王一哲出于嫉妒阻挠他们成婚未果,从此这对音乐情侣风雨相伴。“文革”结束后,赵黎明压抑已久的创作激情,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在新的时代,他的创作走向辉煌……影片包括“天职”、“悠悠天地”、“风暴”、“灿烂辉煌”、“多情的土地”共五个乐章。每一乐章都有它的主题和它的音乐段落,一段段动听的音乐和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影片。
获得荣誉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春天的狂想》是一部音乐故事片,讲述了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音乐家赵黎明的生活和音乐创作历程,成功塑造出赵黎明这样一位性格鲜明、品德高尚、执着追求艺术的音乐家形象。该片年代跨度长、气势恢弘、旋律优美、格调高雅,充满戏剧性,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洋溢着饱满的艺术激情和生活情趣。作为一部投资逾千万元的国内首部大制作音乐故事片,该片的诞生可以说是实现了中国电影人在电影领域的又一个梦想。
艺术表现
《春天的狂想》首先是一部成熟的音乐片。它艺术上的成就表现将音乐的曲式和电影的叙述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阕视听交溶的交响乐,从而在我们近期以来电影艺术创新方面实现了一次突破。滕文骥导演热爱音乐,早年有过学习音乐和参与创作的经历,这是导致他从影之后先后拍摄了多部音乐题材故事片的原因。《生活的颤音》、《黄河谣》、《在那遥远的地方》都是音乐片,这使他积累了这一类影片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但是,《春天的狂想》不同。这部影片使滕文骥音乐片创作大大跨进了一步。他运用组曲的曲式,分为五章来结构这部影片,将音乐的篇章和人物的成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施光南的音乐和其他作曲家的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影片独立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和结构,又紧紧的服从和配合着剧情推进,校长有度地相向发展。影片的五个乐章《天职》、《悠悠天地》、《风暴》、《灿烂辉煌》和《多情的土地》各有特色地舒展了多彩的曲调和贯穿性的旋律,但在总体上,又奔腾激越,充满阳刚之气。例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辞》,特别是歌剧《花木兰》昂扬的主题歌及得胜回乡的咏叹调,荡气回肠地展现出人民胜利的欢乐情怀,尽情地渲染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青春气息和雄伟气魄,展示了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理想光辉。
人物刻画
《春天的狂想》的又一个特点是它画龙点睛地刻划了赵黎明、苏雨和王一哲、苏爷爷这几个主要人物。说它画龙点睛,是指它用有限的情节,又是音乐化的情节,用笔简炼地来勾画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特性。有许多人都说邵兵可以演英雄、武士、运动员,他能演音乐家吗?瞿颖那么现代、俏拔,能塑造六十年代的姑娘和贤妻良母吗?但是影片中这一对患难与共的音乐儿女却以特有的朴素、真挚,甚至带有几分憨厚(邵兵)的气质,再现了那个难忘年代的种种生活细节,让我们充满情感的回忆起革命时代的青春年华。这都离不开音乐。这都跟音乐带动出有机的动作有关。作曲的动机和音乐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托举了演员,使他们的才华得以闪光,使他们的缺陷得以掩饰。比如,在新疆的野外舞台上,一对情人居然重逢,并非演员的苏雨在热烈的舞曲声中多情地舞蹈在赵黎明面前,这种异想天开的情节无不使人忘情地欢笑;又如,在八十年代初期的百货商店里,作曲家赵黎明,因观看柜台上的电视机里女排拼搏而萌生《花木兰》颂歌的创作灵感,迫不及待地在商店里的钢琴上座下来弹奏迸发出来的歌剧旋律,这种情节对演员的创作来说是多么大的推动和支撑。由此,我们说,《春天的狂想》刻划了人物,突出了性格,但它比起一般的故事片,情节更单纯,线索更简练,它主要是依靠音乐化了的情节突出了人物,刻化了人物也简化了人物的繁多的描写,赋予了人物以鲜明的轮廓和突出的性格特征。
音乐创作
《春天的狂想》一个特点是,主人公的音乐创作紧紧地扣住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紧紧地扣住五、六十年代以来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转折。正是这些社会变迁处理的那样个性化和音乐化,才使得观众在重温这些熟悉的歌曲时,人人感叹,家家共鸣。比如,影片表现文化大革命的人民悲剧和社会动乱时,惜墨如金地仅用一曲评弹《蝶恋花》来衬托赵黎明和苏雨患难之中的婚礼,悲壮悠扬的曲调和词意是家喻户晓的。但被导演意象化地电影诠释之后,就焕发出了全新的历史内容。这种音乐化的描写文革的手法,表明了中国银幕发生了把历史事件推远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的电影语式。又比如《祝酒歌》,作为粉碎“四人帮”的惊喜喜讯,同时又传来了苏雨顺利生产,母女双双平安的消息。狂醉失态的赵黎明,跟患难之中的再生父母——陕北地区乡亲们欢乐起舞的醉步,这才唱出了人民欣喜若狂的心情,也才倾泻了音乐家奔腾激越的欢乐,才使得《祝酒歌》的胜利气息和人民豪情得到了超越现实描写的写意化的张,只有这种夸张才能将观众心中对于历史的记忆和往事的重温得到一种情感的升华。
音乐原声
影片布局
《春天的狂想》是一部构思严密、热情洋溢、色彩绚烂、充满阳刚之气的音乐片。它的欢乐的旋律和铿锵的节奏的确荡气回肠、引发豪情。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前半部的戏剧矛盾冲突饱满和有机,主人公与反面人物王一哲构成音乐片内有机的矛盾冲突,后半部进入歌剧《花木兰》创作时,就显得冲突不足,剧力松懈,有意展开新的人物矛盾又显出略有含糊之意;又如全片追求强烈和朦胧交替转换的光影处理,以达到和音乐处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但有的段落里,朦胧感和虚构感过于突出,光彩变幻过于飘忽,技术效果影响了准确的意境传达;《花木兰》歌剧的场面和结尾处的音乐会场虽有巨额资金保证,但造型设计仍不够强烈、规整和突出,倒不如“文革”婚礼和陕北地区醉酒这些民间生活的段落这般自如、贴切和热烈。凡此种种,都是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里的局部的缺陷。而从总体上来说,《春天的狂想》,是1999年电影新作之中一部令人兴奋、确有特色的佳品。
演职员表
职员表
演员表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
《春天的狂想》.人民网.2024-09-24
春天的狂想 (豆瓣).豆瓣.2020-08-19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内容简介.光明网.2024-09-24
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及提名名单(1999).中国电影家协会.2024-09-24
电影《春天的狂想》(1905电影网版/1998年)片尾字幕1时45分35秒至1时47分48秒 1905电影网 .1905VIP影院.2024-09-24
春天的狂想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