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朝霖(1888-1912),男,字齐贤,贵阳市人,民国烈士。肄业于贵阳中学,后入湖北陆军中学,著《军人思想》一书,宣传反清革命。1911年加入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1912年1月3日,参加滦州起义,任敢死队长,后在进军天津市途中,战败被执,不屈牺牲。年仅24岁。

人生经历

熊朝霖幼时曾就读于同盟会员平刚、张态、彭述文创办的乐群学堂,后入贵阳中学堂、贵州陆军小学堂,被选送武昌湖北陆军中学深造。在校期间,曾撰写《军人思想》一书,说明军人的职责在于担负革命重任。与此同时,他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年)6月,从湖北陆军中学毕业,被保送保定市军官学堂,编入伍生队。武昌起义后,他奉孙中山先生密令,先到天津同盟会工作,后又到河北州,在新军二十镇中宣传革命,鼓动兵变。

1912年1月3日,新军二十镇发动起义,熊朝霖任敢死队队长。由于内奸出卖,袁世凯又派曹锟率军堵击,起义失败。他被俘。袁世凯派人严加审讯,他至死不屈,终被杀害。临刑前曾赋诗数首,表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其中一首写道:“男儿死耳果何悲,断体焚身任何为。寄语同胞需努力,燕赵早建荡夷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