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弘度(6世纪—?)是北周隋朝时期的大臣,出生于博陵郡安平县。他是北魏司空崔楷之孙,北周敷州刺史崔说之子。崔弘度力绝人,仪貌魁岸。他初仕北周,效力大冢宰宇文护,跟随宇文邕灭亡北齐,封为邺县公。崔弘度击破卢昌期叛乱,经略淮南军事,从平尉迟迥叛乱,进为上柱国,封为武乡郡公。在隋朝建立后,崔弘度先后管理原州、华州、荆州,参加隋灭陈之战,拜检校太府卿。他还联姻于秦孝文王杨俊和杨昭杨昭。然而,崔弘度最终因忧愤而死。他的生卒年份不详。

人物生平

崔弘度膂力绝人,仪貌魁岸,挂面甚伟。性严酷。年十七,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寻授都督,累转大都督。时语文护子中山公宇文训为蒲州刺史,令崔弘度从焉。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俯临之,训曰:“可畏也。”弘度曰:“此何足畏!”欻然掷下,至地无损伤。训以其拳捷,大奇之。后以战勋,授仪同。

宇文邕灭齐,进位上开府,邺县公,赐物三千段,粟麦三千石,奴婢百口,杂畜千计。寻从汝南公宇文神举卢昌期于范阳。宇文赟嗣位,从郧国公韦孝宽经略淮南。弘度与化政公宇文忻、司水贺娄子干至肥口,陈将潘琛率兵数千来拒战,隔水而阵。忻遣弘度谕以祸福,琛至夕而遁。进攻寿阳县,降陈守将吴文立,弘度功最。以前后勋,进位上大将军,袭父爵安平县公。及尉迥作乱,以弘度为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讨之。弘度募长安骁雄数百人为别队,所当无不披靡。弘度妹先适迥子为妻,及破邺城遗址,迥窘迫升楼,弘度直上龙尾追之。迥弯弓将射弘度,弘度脱兜谓迥曰:“相识不?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迥掷弓于地,骂丞相极口而自杀。弘度顾其弟弘升曰:“汝可取迥头。”弘升遂斩之,进位上柱国。时行军总管例封国公,弘度不时杀迥,致纵恶言,由是降爵一等,为武乡郡公。

隋开皇初,突厥入寇,弘度以行军总管出原州区以拒之。虏退,弘度进屯灵武市(今宁夏吴忠)。月余而还,拜华州刺史。纳其妹为秦孝王妃。寻迁襄阳市总管。弘度素贵,御下严急,动行捶罚,吏人气,闻其声,莫不战栗。所在之处,令行禁止,盗贼屏迹。梁王萧琮来朝,上以弘度为江陵县总管,镇荆州市。弘度未至,而琮叔父严拥居人以叛,弘度追之不及。陈人惮弘度,亦不敢窥荆州。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从秦孝文王出襄阳道。及陈平,赐物五千段。高智慧等作乱,复以行军总管出泉门道,隶于杨素。弘度与素,品同而年长,素每屈下之,一旦隶素,意甚不平,素言多不用。素亦优容之。及还,检校原州事,仍领行军总管以备胡,无虏而还,上甚礼之,复以其弟弘升女为河南省王妃。

仁寿中,检校太府卿。自以一门二妃,无所降下,每诫其僚吏曰:“人当诚恕,无得欺诳。”皆曰:“诺。”后尝食鳖,侍者八九人,弘度一一问之曰:“鳖美乎?”人惧之,皆云:“鳖美。”弘度大骂曰:“佣奴何敢诳我?汝初未食鳖,安知其美?”俱杖八十。官属百工见之者,莫不流汗,无敢欺隐。时有屈突盖为武候骠骑,亦严刻,长安为之语曰:“宁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宁茹三升艾,不逢屈突盖。”然弘度理家如官,子弟斑白,动行捶楚,闺门整肃,为当时所称。未几,秦王妃以罪诛,河南省王妃复被废黜。弘度忧,谢病于家,诸弟乃与之别居,弥不得志。隋炀帝即位,杨昭(杨昭)为太子,帝将复立崔妃,遣中使就第宣旨。使者诣弘升家,弘度不之知也。使者返,帝曰:“弘度有何言?”使者曰:“弘度称有疾不起。”帝默然,其事竟寝。弘度忧愤,未几,卒。

家庭成员

先辈

曾祖父崔辩北魏中军将军、定州市刺史

曾祖母:赵郡李氏,北魏定州刺史李祥之女

祖父:崔楷,北魏太尉司马、博陵烈侯

祖母:陇西李氏,北魏吏部尚书李韶之女

父亲:崔说北周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敷州刺史、安平郡公

参考资料:

夫人

拓跋姓,北周济北公拓跋迪的女儿。

参考资料:

兄弟姐妹

崔弘正(晸)

崔弘升(昇),隋朝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大将军、上开府、黄台县公,隋齐王杨昭的岳母。

崔弘峻(晙),隋朝赵王(杨杲)府长史

崔弘寿,隋朝左监门将军、获嘉侯

崔弘舟(晭),隋朝太府监、安平郡公

崔氏,嫁蜀汉尉迟迥之子

崔妃,嫁给秦王杨俊,生下隋废帝杨浩

参考资料:

侄女

崔妃,弟崔弘升之女,嫁河南王杨昭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隋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