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道外用水

河道外用水

河道外用水是指除河流以外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这些用水类型均包含输水损失。

总用水量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河道外用水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总用水量从1980年的4437亿立方米增至1993年的5128亿立方米,再到1997年的5566亿立方米。在这17年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1129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增加66.4亿立方米,年均递增率为1.34%。用水组成的改变也是显着的,农业用水占比从1980年的83.4%下降至1997年的70.4%,而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占比则相应上升。此外,人均综合用水量保持相对稳定,约为450立方米左右,而综合用水效率则不断提高。

分类用水

农业用水

农田灌溉用水

农田灌溉用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1980年至1997年间,农田灌溉用水量基本保持稳定,尽管灌溉面积有所增加,主要是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实现的。这一时期的农田灌溉可分为萎缩期和增长期,前期因水利投资减少导致灌溉面积净减,后期则因水利投资增加和节水灌溉的推广而净增。全国平均每公顷用水量在此期间减少了12%。

林牧渔用水

林牧渔用水主要包括林果、苗圃、饲料基地、草场灌溉用水以及鱼塘补水等。随着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林牧渔用水量也有显著增长。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包括火电工业、城镇工业和农村工业。工业用水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工业用水的高效利用。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1980年的20%左右提高到1997年的55%左右,但仍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量随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快速增长,而农村生活用水量的增长速度较慢。

结论

通过对1980年至1997年间的河道外用水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总用水量年均递增率为1.34%

- 用水组成发生变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占比增加,农业用水占比减少

- 人均用水量稳定在450立方米左右

- 综合用水效率大幅提高,万元GDP用水量显著降低

参考资料

耦合生态环境和河道内外用水的并联水库联合调控方法.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8

松辽流域河道外用水变化趋势分析.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8

中国河道外用水变化趋势分析.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