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稠李
美国稠李(学名:Prunus virginiana),又名北美稠李、美洲稠李,是蔷薇科李属稠李亚属的一种灌木,原产于北美。其浆果淡红色,味酸涩,因此俗称噎人果,但也可用于制作果冻和保藏食品。植株常在潮湿土地上形成稠密的灌丛,花白色,花和枝条气味难闻。枝条褐色,细长,带苦味。苹天幕毛虫(Malacosoma americanum)常对美国稠李植株造成害处,使其落叶。紫叶稠李是美国稠李的一个栽培品种。
形态特征
美国稠李的果核和枯萎的叶内含氢氰酸。株高达6公尺(20呎),花序下垂,花白色,花和枝条气味难闻。枝条褐色,细长,带苦味。树皮褐色或灰色,新枝光滑,随后渐渐变成鳞片状。有几个变种︰细弱黑果稠李(P.v. demissa),叶背被绒毛;黑果稠李(P.v .melanocarpa),果实黑色;黄果美国稠李(P.v. xanthocarpa),果黄色。
主要变种
生长环境
美国稠李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湿润、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健壮,性喜光,在半荫的生长环境下,叶子很少转为紫红色。它的根系发达,耐干旱,抗性强。在北京连续几年40℃的短期高热情况下亦生长正常。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主要分布于加拿大、墨西哥、法国(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和美国。
繁育方法
种子处理:将购买的北美稠李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天,每天换水2次,捞出稍控干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消毒后的种子与3倍体积干净湿河沙混拌均匀,在保湿条件下18-25℃层积催芽,当种子1/3裂口即可播种。
整地作床:在日光温室进行。基质比例为河沙:珍珠岩:泥炭:农家肥=3:2:2:3,经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后均匀混合,深翻约20厘米,晾晒一周左右,适当作高床约15厘米,床宽1米左右。
播种方法: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条播,用1.5-2厘米的疏松基质覆盖,灌足底水。播种面积40平方米。
播后管理
播后覆草灌水:播种后的地块覆上草帘,待到冰冻前洒水浇灌,促进种子的生理成熟。
初春管理:土壤解冻后,再洒水浇灌一次,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发芽。
出苗期管理:根据天气的降水情况,不定期观察苗圃地。保持土壤情良好,避免种子发生干旱胁迫,保证种子发芽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直到春节降雨充沛气温在零上10℃左右时去掉草帘。
苗期管理:6月上旬苗齐后进行第一次除草。除小除尽防止杂草和幼苗争肥争水争光,保证幼苗实现最大化的生长量。夏季降雨时及时追施尿素适量(每月每亩不超过10千克)秋季勿施追肥,少灌水,使之在干旱少肥胁迫下达到木质化最大成熟度,防止冬春季枯梢。
越冬管理:封冻前灌足水,防止冬春旱。
定植
用1年生实生苗定植,株行距1.2米×1.5米。 定植树第二年后根部就萌生枝条1-2株。秋季落叶后挖取萌生枝条及时定植培育新株。
病虫防治
为防治根腐病和地下害虫,第一次除草后,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敌敌畏和多菌灵等)。勤于观察苗木生长状况,及时因地制宜实施管护措施。
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
美国稠李的花色白,叶片大且富于变色,顶叶红色,落叶晚,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抗性强,表现良好,有突出的生长优势。它是低温带彩化,美化的优良树种,也是很好的园林观赏树种。在美国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在温带地区也有广泛的种植。对于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促进城市绿化向多元化、立体化以及色彩化方向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