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绿化率

绿化率

绿化率(英文名:Green Ratio),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绿化率(%)=(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用地总面积)×100%。绿化率的要求是不太严格的,就只要是地表长草长树这种带绿色的地方,比如说建筑旁边的这些绿色的地方,只要是绿色植被的垂直阴影,都可以算为绿化率。

定义

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绿化率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绿化率准确的提法应为“绿化覆盖率”。事实上,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衡量楼绿化状况的标准是绿地率而不是绿化率。绿化率的概念侧重于整个居住小区的绿化生态情况,是政府宏观考虑一个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计算方式

计算公式

绿化率(%)=(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计算特点

绿化率的要求是不太严格的,就只要是地表长草长树这种带绿色的地方,比如说建筑旁边的这些绿色的地方,只要是绿色植被的垂直阴影,都可以算为绿化率。

使用情况

在某些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中,“绿化率”这一概念被频繁使用,并且被设计者作为衡量小区景观绿化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绿化率”是指场地的绿化百分比。因为“绿化率”能够直观而清晰地反映场地的平面绿化状况。所以,在居住小区的技术经济指标中,“绿化率”的大小就显得比较重要,并且被设计师经常采用。

相关概念

绿化覆盖率

与绿化率概念相同的是绿化覆盖率,二者只是使用对象表述不一样,绿化覆盖率是城市内全部绿化覆盖面积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

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绿地率(%)=(绿地面积/用地面积)×100%。在土地出让时,一般都会有明确规划建设的绿地率要求,常见要求是绿地率≥30%(具体要求以土地出让时的建设要求为准),旧城改造小区的绿地率≥25%,绿地率≥50%则可以被称为花园小区。

概念辨析

绿化率、绿地率概念区别主要在于绿地率是绿地面积的总用地面积占比,而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则是计算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但在具体计算当中,绿地率的标准更高更严,要求距建筑外土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绿化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之间的关系是:绿化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高绿化率并不能代表高绿地率,但高绿地率肯定意味着高绿化率。

绿化率与绿地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对居住体验影响非常大。在购房过程,开发商在推广介绍都会说明小区的绿化率,但是不一定会介绍绿地率,因此顾客可以进一步追问绿地率的比例大小,在保证绿地安置足够且合理,且不影响园区内交通的情况下,绿地率越高,用户的居住舒适度就会更高,居住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

对小区的居民而言,“绿地率”更贴近其生活,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小区中可供居民活动、休憩的场所的大小,比“绿化率”更为直接。而从宏观的生态学方面考虑,“绿化率”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作为衡量整个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绿化率”是必备指标。而在实际的建设经营阶段,“绿地率”就显得比较重要。所以在衡量一个居住小区的绿化质量时,“绿化率”和“绿地率”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二者不可偏废。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在最初项目规划要求的就是绿地率这一指标。因此,买房除了对地税、户型设计的挑选外,还要关注“三率”,即容积率、绿化率、房屋使用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建筑密度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例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

应用

“绿化率”是指场地的绿化百分比。因为“绿化率”能够直观而清晰地反映场地的平面绿化状况。所以,在居住小区的技术经济指标中,“绿化率”的大小就显得比较重要,并且被设计师经常采用。但是,“绿化率” 的概念更加侧重于整个居住小区的绿化生态情况,是政府宏观考虑一个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绿化率”这一宏观衡量的特性,政府一般会提出一个“绿化率”的参考值,因为只有达到这一参考值,才能改善居住小区的小气候, 并起到保护环境和抗震防灾的作用。

参考资料

绿化率/绿地率你分清了吗?一字之差,居住体验大有不同!.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9

绿地率与绿化率.中国政法大学基建处.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