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打反舌鸟》是由哈珀·李创作并于198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亦称《杀死一只反舌鸟》。这是一部以孩子的视角展现成长过程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原著背景

小说原名为《To Kill A Mockingbird》,其中的Mocking Bird指的是常见的美国南方物种——反舌鸟,这种鸟能够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文化中,伤害反舌鸟被视为一种罪过。作者以此命名其作品,意蕴深远,引人深思。

故事情节

《枪打反舌鸟》讲述了小主人公斯各特的童年记忆,故事发生在一个位于美国南部的小镇。整个故事围绕斯各特、她的哥哥杰姆以及朋友迪尔的生活展开,展现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小说中有两件相互交织的冤案构成了主要情节。第一件案件涉及一位隐居者布·拉德利,他因为一些谣言而被孩子们误解为邪恶之人。实际上,布·拉德利是一位温和善良的人,但由于南方的传统束缚,他成为了公众舆论的受害者。最终,他在一次危急时刻拯救了杰姆,使孩子们得以了解他的真实面貌。第二件案件则是故事的主线,讲述了一个黑人汤姆·鲁宾逊的故事。汤姆因为善意的帮助却被错误指控为强奸了一位白人女性。尽管有一位公正的白人律师阿迪克斯为其辩护,试图揭示真相,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环境中,黑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汤姆最终被判有罪并遭到杀害。这部作品通过这个案例,尖锐地批判了种族歧视现象,并积极支持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黑人人权运动。

作者介绍

哈珀·李(Harper Lee),1926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律师家庭。她在1945至1949年间就读于亚拉巴马州大学法学院,并曾在牛津大学进修一年。五十年代期间,哈珀·李曾在多家航空公司工作,之后选择专职从事写作。《枪打反舌鸟》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也是她的代表作。该书于1960年首次发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四项文学奖项。1962年,《枪打反舌鸟》被改编成电影上映。至今,这本书已被翻译成十种不同的语言版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书籍特色

《枪打反舌鸟》的成功在于它刻画了三位令人喜爱的小主人公。作者通过儿童的眼睛来看待现实世界,用纯净的心灵去感受生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欣赏到作者对于儿童心理的细致描绘,也能感受到儿童的天真烂漫所带来的欢笑。此外,这本书还能引发人们对自身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除了情感上的共鸣,读者还会在这些纯真的故事背后深入思考,从中汲取精神上的滋养。整部作品叙事简洁自然,风格幽默明快,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美国南方小镇风情。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立体,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三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无邪还是阿迪克斯的宽宏大量和正义感,都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深深的爱戴之情。

参考资料

走进是哈珀 李的童话,被误解的《杀死一只反舌鸟》 .搜狐网.2024-08-15

寻找“知更鸟”的踪迹.搜狐网.2024-08-15

枪打反舌鸟.豆瓣读书.2024-08-15

“南方姑娘”哈珀·李.中工网.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