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英文全称:Sport Utility Vehicle、suburban utility vehicle),是一种集越野车的高通过性和安全性、轿车的舒适性和旅行车的宽敞空间于一身的运动型多功能车。

SUV起源于美国,它的早期雏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JEEP。第一代SUV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吉普切诺基,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SUV才开始在美国真正兴起,1998年SUV的概念进入中国。2003至2017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SUV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单一市场并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在2017年4月的上海市车展上,所参展的乘用车中,SUV占到了45%。

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发展历程

诞生

SUV早期雏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JEEP越野车,由于吉普越野车采用非承载式车身,使它比一般车辆具有更好的行驶稳定、抗振、抗拉性能,所以在战争后它成为越野爱好者最喜欢的探险车型。而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旅行车在美国非常盛行,并以舒适性和多用途性赢得消费者的称赞。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普越野车相对笨重、油耗大、乘坐不舒适的缺点越来越凸显出来。而在SUV真正诞生之前,越野车和旅行车两种功能还是由皮卡代替。可人们总认为皮卡只适合在郊外行驶,开着它在城区行驶,总有些别扭和不时尚。于是汽车厂家就把越野车和旅行车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出既有旅行车的载客量和舒适性,又有像越野车的车身构造的多功能车辆,这就产生了SUV。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SUV则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吉普切诺基,并成为当时的畅销车型。1990年福特打造的探险者吸引了大众眼球,SUV家族由此壮大。

1991年,象征着SUV车型的第二代日本三菱帕杰罗诞生。相比于驾乘狂野但乘坐不够舒适的越野车型,它的最大改进就在于前悬挂由前代车型的整体桥变成了双叉臂独立式桥。这一改进明显提高了前排的舒适性性。这种“前独立悬挂+后整体桥”的搭配,在二代三菱帕杰罗诞生后的十几年中,仍然是一些比较强调越野性能的SUV和皮卡的首选。

1992年,克莱斯勒大切诺基诞生。它与传统越野车的最大不同在于,吉普大切诺基采用了承载式车身,也就是说取消了大梁。这一设计使其自重下降、乘坐舒适,车辆行驶也更加灵活。车身刚性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已经足够了,而且乘坐空间很宽敞,是一款非常成功的SUV。

1994年,丰田RAV4诞生。这款定位于城市休闲的RAV4具有一个类似越野车的外壳,以及完全轿车化的底盘和动力系统。悬挂为四轮麦弗逊独立式。四驱系统也放弃了刚性接合装置,转而采用了一个中央黏性耦合器。RAV4平时是前轮驱动,只有当前轮出现打滑时,黏性耦合器才会自动接通后桥。这样的四驱系统对于越野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程度上的帮助,但确实降低了油耗。在这些很前卫设计的帮助下,RAV4完全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同时低廉的价格也为其轻松地进入家庭铺平了道路。丰田RAV4的定位正好满足了那些平时在市内代步,偶尔去郊外旅行的消费者的需求。其创新的定位和设计也使得竞争对手们在其后的十几年中,仍然争相效仿。RAV4进入中国市场,曾一度非常热销。

发展

1997年,奔驰ML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之前,所有大型SUV的底盘和传动系统都是偏重于越野的设计,例如大梁、整体桥、差速锁或是刚性连接的接通式四驱系统等。但ML放弃了整体桥和差速锁,第一次在大型SUV上使用了四轮独立悬挂和完全电子化的全时四驱系统。这套四驱系统并没有差速锁,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名为4-ETS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此系统能够随时监测车轮的转速,当某个车轮发生打滑时,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将其制动从而将牵引力传送至其他附着力良好的车轮。这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差速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辅助于公路行驶,四轮独立悬挂彻底改善了道路行驶的舒适性。ML在技术和设计思路上的创新突破,使其在汽车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般的地位。

1998年SUV的概念进入中国。1999年,宝马X5在美国投放市场,之后不久,奥迪Allroad保时捷卡宴奔驰G级吉普牧马人等SUV车型相继投放市场。

2007年7月2日,汉兰达(HIGHTLANDER)以进口方式正式在中国上市。同年,第一代日产逍客诞生,由位于英国伦敦的日产欧洲设计中心主导,最初在桑德兰生产,2008年被引入中国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产。东风日产逍客这款紧凑级SUV车型,在引入到中国市场之后就表现强劲,销量上一直都非常好。随着广汽丰田公司第二工厂的建设,2009年4月,广汽丰田国产汉兰达正式发布,随后在2009上海市车展上亮相。2018年,汉兰达全年销量达到了101328辆,在大中型SUV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在30万级车型领域占比达到80%。

基本构造

汽车基本结构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

发动机

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部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或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控制。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齿轮或链条驱动。进、排气门和凸轮轴以及其他一些零件共同组成配气机构。

燃油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做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池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统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底壳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散热器、节温器等组成。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火花塞有一个中心电极和一个侧电极,两电极之间是绝缘的。当在火花塞两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且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就会被击穿而产生电火花。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最低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起动系统

发动机的起动系统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起动系统主要依靠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的曲轴转动,使活塞做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做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直到自行息速运转。

底盘

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汽车制动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它主要支承、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结构,接收发动机的动力,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为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以及驱动桥(后驱车).传动系统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并承担了减速增矩、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传动系统与发动机配合工作,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系统构成,行驶系统的作用包括:接受传动系统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承受汽车的总质量和来自地面的反力。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与转向系统配合,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转向系统

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柱转向器、助力转向系统等。转向系统的功用是采证汽车能按照驾驶人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按转向能源的不同,转向系统可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

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其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系统。制动系统的作用包括: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人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止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 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车身

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身领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等。

车身壳体

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结构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饭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

车门

车门通过链安装在车身壳体上,其结构较复杂,是保证车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

车身饭件

车身饭件形成了容纳发动机、车轮等部件的空间。

车身内外装饰件

车身外部装饰件主要是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浮雕式文字等。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以及后视镜等附件亦有明显的装饰性。车内装饰件包括仪表板、顶篷、侧壁、座椅等表面覆饰物,以及窗帘和地毯。

车身附件

车身附件包括门锁、门较链、玻璃升降器、各种密封件、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后视镜、拉手、点烟器、烟灰缸等。在现代汽车上常常装有收音机收放音机和杆式天线,在有的汽车车身上还装有无线电话机、电视机或加热食品的小型微波炉和小型电冰箱等先进附属设备。

电气设备

汽车电气设备可以大致分为3大部分,即电源系统、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及全车电路。

关键技术

四驱结构

SUV采用的四驱系统可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

全时四驱是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模式。它的优点是拥有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缺点是相对油耗偏大,经济性差。

分时四驱是由驾驶人手动切换的驱动模式,驾驶人可以通过接通或者断开分动器来选择两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模式,这是SUV车型中最常见的驱动模式。它的优点是既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又能兼顾燃油经济性。缺点是驾驶人需要自行判断路况,手动操作驱动模式。

适时四驱是由电脑芯片控制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它的优点是在继承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优点的同时,还弥补了它们的不足,能够根据驾驶环境的变化来控制两驱与四驱两种模式的切换。在颠簸、多坡多弯等附着力低的路面,车辆自动设定为四轮驱动模式,以获得更好的通行能力。而在城市平坦的路况时,车辆会自行切换为两轮驱动,以减少油耗。如果需要,驾驶人还可以按下“LOCK”(锁止)键,立即转换成全时四驱。缺点是售价相对高一点。

底盘结构

对于一辆车来说,底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对于SUV而言,在驾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性能的优劣、乘坐的舒适度、多种路况的通过性等诸多方面的主观体验,都是源于底盘。而在整个底盘结构之中,悬架结构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影响着SUV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其可靠性和强度对 SUV而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般四驱型SUV的前悬挂是轿车车型的独立螺旋弹簧悬架,后悬挂则是越野车车型的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这使SUV有着更高的越野性和安全性。

车身特点

为了保证拥有较高的通过性,SUV车型的轴距相比三厢轿车要短一些,车身也更高些。即:轴距接近车轮直径的4倍;从车底到车顶的高度相当于车轮直径的2倍;车身总高度比车轮直径的2倍稍高(高出的距离与最小离地间隙相当);为了保证通过性,拥有较大的接近角和离去角,SUV的前悬、后悬也较短,与车轮半径基本相当。

主要分类

SUV按照尺寸可以分为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和大型SUV、全尺寸suv

经典车型

suv和其他车型的区别

越野车

SUV是“多功能、全地形、运动车”的英文简称。它是越野车生产厂家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传统的越野车从外型、功能和内饰上进行了大量的舒适性改造后的产品。它的最大特点是既有轿车的舒适又保留了越野车的越野功能。车身结构与传统的4X4越野车相比,没有大梁,前、后桥四轮一般为独立悬架,而且增加了高科技的含量,运用了相当多的电子控制技术。SUV的价格和维修费用也相当的高。

轿车

轿车通常采用传统的三厢设计,即发动机舱、乘客舱和行李舱明显分开。这种设计使得轿车在空气动力学上更为优化,有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相比之下,SUV(运动型多用途车)通常具有更高的车身和更大的车身尺寸,提供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和更好的视野。SUV的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多功能性,适合家庭使用和户外活动。

轿车由于其较低的车身和重心,通常提供更为平稳和敏捷的驾驶体验。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轿车的操控性更为出色,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而SUV虽然车身较高,但现代SUV在悬挂系统和底盘调校上不断改进,提供了不错的驾驶舒适性。SUV的越野能力和通过性是其显著优势,适合经常需要面对复杂路况的驾驶者。

轿车在燃油经济性方面通常优于SUV。由于车身较轻且空气动力学性能更好,轿车在相同排量下能提供更低的油耗。这对于注重日常使用成本和环保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SUV虽然在这方面稍逊一筹,但现代SUV也在不断推出混合动力和电动版本,以提高其环保性能。

在安全性能方面,轿车和SUV各有千秋。轿车由于车身较低,在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乘客的保护可能更为直接。而SUV由于车身较高,在碰撞时对行人的保护可能更为有利。

市场概况

行业现状

2003至2017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SUV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单一市场并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无论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均下大力气全面布局SUV车型市场。2017年4月的上海市车展参展的乘用车中,SUV占到了45%。

作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细分市场,SUV市场自2003年、2007年和 2010年三个阶段的增长高峰后,2014年销量已突破400万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至2014年,中国SUV市场的销量分别为132.6万辆、158.5万辆、197.7万辆、298.9万辆和407.79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01.3%、19.5%、24.7%、51.1%和36.44%,市场增幅长期高于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长率。

2016年,中国乘用汽车销量2437.69万辆,SUV销量高达902.3万辆,比 2015年增长了47.1%,SUV的销量占总体的40%。SUV销售中,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前三名由自主品牌包揽,相比2015年都有很大地增长。

中国人口的总抚养比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变化对SUV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总抚养比从2018年的40.4%上升至2022年的46.6%,2023年维持在46.5%,这反映出家庭对于车辆的多功能性和空间需求日益增长。乘用车购买目的逐渐从单人用途转向家庭用途,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SUV车型,以满足家庭成员的集体出行需求。同时,随着电池技术进步,电动SUV的续航里程显著提升。例如上汽集团旗下智己L6便宣传其四驱版车型所使用的“光年”固态电池续航可超1000km;比亚迪L3称其在插混车型上所使用的第五代DM技术可以达到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且充电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为电动SUV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2023年,中国SUV行业市场规模达21922亿元,同比增长17.94%。

存在问题

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SUV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品牌纷纷涌入,导致市场份额争夺愈发白热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SUV市场进一步细分,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SUV车型层出不穷。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要求车企具备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还需要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差异化竞争策略。然而,部分车企在面临竞争压力时,可能难以保持持续的创新和投入,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技术革新与成本压力

SUV行业正经历着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革新,这对车企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对于部分实力较弱的车企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工成本的提升,SUV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成为车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消费者需求变化与品牌忠诚度下降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SUV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消费者对SUV的期望不再仅仅局限于空间和动力性能,而是更加注重智能化、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这种需求变化要求车企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期望的新车型和新技术。然而,这也导致消费者在选择SUV时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特点和性能,而不再仅仅依赖于品牌忠诚度。因此,车企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消费者体验,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

新能源化趋势加速

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不断进步,中国SUV行业的新能源化趋势将加速。越来越多的SUV车型将搭载电动驱动系统,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节能和智能出行的需求。政府也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等优惠措施。这进一步推动新能源SUV市场的增长,新能源SUV市场占比将大幅提升。

智能化技术普及

智能化技术成为中国SUV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SUV车型更加注重智能化配置,如自动驾驶、智能互联、人工智能等。这些智能化配置提升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的需求。同时,智能化技术也推动SUV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个性化与多功能性需求增加

消费者对SUV车型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他们更加倾向于购买配置更高、性能更优、外观更独特的SUV车型。这种趋势促使SUV制造商提供更多定制化选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外观设计到内饰配置,消费者希望自己的车辆能反映个人品味和生活方式。因此,SUV企业需要加强产品创新,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线和定制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这一变化趋势。

相关事件

2025年1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的首款SUV车型YU7单电机版在工信部第39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正式完成申报。这一消息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在加速推进其市场布局,预计新车于2025年六至七月正式上市。小米YU7单电机版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小米汽车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整体造型动感且富有科技感。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8mm,轴距达到3000mm。车顶可选装激光雷达,新车还采用了全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在动力方面,小米YU7单电机版搭载了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电机,最大功率为235kW,最高车速可达240km/h。电池方面,新车采用了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

参考资料

形意结合 论国内外厂商的车身命名方式.网易.2025-01-13

..2025-01-16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トヨタの車種情報:モデル・グレード一覧.toyota.2024-02-15

丰田C-HR车型将于7月在日本国内停产停售.百家号.2024-02-15

逆势制定激进销量目标,捷途汽车底气是什么?.今日头条.2023-09-28

“旅行+”战略迈入2.0时代,捷途旅行者正式亮相.今日头条.2023-09-28

拓宽用户旅行半径,捷途旅行者在越野赛道迈出新步伐.今日头条.2023-09-28

新车 | 售15.29万元起,2.0T五座/七座中型SUV,奇瑞瑞虎9上市.今日头条.2024-06-05

安全舒适双兼顾 试驾奇瑞瑞虎9.今日头条.2024-06-06

有智慧的华系品牌 裕隆LUXGEN历史介绍.汽车之家.2024-04-21

纳智捷大7停产 东风裕隆还能撑多久.人民网.2024-04-21

全球首款智慧科技SUV纳智捷大7限量预售.汽车之家.2024-04-21

东风裕隆-大7 SUV.汽车之家.2023-12-18

哈弗H2上市5年累计销售突破75万辆.新浪微博.2024-11-01

新款奥迪Q7谍照首曝 前脸设计微调.今日头条.2023-11-21

新款奥迪Q7正式亮相 终于走向年轻化.今日头条.2023-11-21

奥迪车型.一汽大众.2023-11-27

理想ONE全年OTA计划公布:车道偏离辅助、离车不下电等功能将上线_【快资讯】.快资讯.2024-01-25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6上市 售41.97-54.97万.环球网.2024-02-06

..2025-01-13

..2025-01-16

轿车和SUV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和讯汽车.2025-01-16

行业干货!SUV产业市场运行态势、市场集中度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百家号.2025-01-13

都市车界丨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完成工信部申报.百家号.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