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狐奴山

狐奴山

狐奴山,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木林、北小营两乡交界处,占地约10万平方米,海拔92.8米。顺义县始建于西汉,当时称为狐奴县,因县城设在狐奴山下而得名。

狐奴山历史

后汉书》《张堪传》载: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 匈奴尝以万骑入 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狐奴县遗址位于狐奴县,置于西汉初年,属古渔阳郡。故址在今顺义区北小营北府村前、狐奴山下。遗址当地俗呼城坡,地表有大量的汉朝砖瓦碎片,曾出土有陶井、汉瓦、青铜剑、五铢钱等汉代器物,为顺义区重点保护文物。古代狐奴县的地域,相当于今顺义区地区。三国时,曾将渔阳、俿奚、犷平三县入狐奴。北魏将狐奴入县,自汉至魏,历时600余年。东汉初,渔阳太守张堪屯兵狐奴,开稻田8000余顷,开北京市地区种水稻之先。

地名来源

狐奴县因水而得名。顾炎武昌平区山水记(卷下)》昌平“东北二十五里为狐奴山,水经注,水不流曰奴,盖以山前泽名也。”县以水得名,是可信的。

水经注》说沽水(今白河):“南过渔阳狐奴县北,西南与湿余水(今温榆河)合,为北运河;沽水西南流径狐奴山西省,又南径狐奴县故城西。沽水又南,阳重沟水注之,水出狐奴山,南转径狐奴城西”。上文中发现,几次提到狐奴县,但都没有“水不流曰奴”的说法。但是在渔阳郡所属“雍奴县”(今天津武清县)条下有解释:“: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与此相仿的情况是《水经注》对卢奴县(今河北定州)的解释:水南有卢奴故城。黑水曰卢,不流曰奴,故城藉水以取名。”这两处名字里带“奴”字的地名都是因为水泽的名字而起,说狐奴的奴也是水名是有道理的。

延伸史话

狐奴县因狐奴山而得名。传说很多,其一是这个山有一个狐狸仙,它夜间鸣叫时,北部匈奴人就来侵扰,后 来就把这座山叫狐奴山了。群众在山上筑庙祭仙,实际上是烽火台性质的瞭望塔。第二种传说是白云观的放猪娃张玉贵为人善良,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张玉贵走了,临死时,请乡亲们把他埋在山脚下,并说如果谁有急难事就呼唤他,他还会像生前一样再来帮助的。后来有人遇到急事,万不得已呼唤他,张玉贵就显灵,化解乡亲的急难。由此百姓称此山为呼奴山。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