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鸿,男,1972年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自1998年起在本所从事藻类环境生物学和空间水生生物学研究。
人物经历
王高鸿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1998年,他继续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学专业深造,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自1998年起,王高鸿在本所专注于藻类环境生物学和空间水生生物学的研究。他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在学术成果方面,王高鸿发表了40余篇论文,其中16篇被SCI收录。他曾获得中科院刘永龄特别奖和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各一次,并被授予中科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王高鸿的研究方向涵盖环境生物学、藻类高效反应器及水生封闭生态系统研究等多个领域。在环境生物学方面,他利用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RNAi和基因过表达等技术,研究藻类等水生生物应对各种逆境(如高温、盐、辐射及微重力等)的分子机制,重点关注信号传导途径和表观遗传学调控。在藻类高效反应器及水生封闭生态系统研究方面,他利用可食用藻类和能源藻类构建藻类反应器,并结合实时测控技术进行优化,开发出高效藻类反应器,服务于藻类高价值产品开发和构建空间生命保障系统。
代表论著
王高鸿的代表论著包括多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涉及藻类光合作用、代谢产物、环境胁迫响应、生物土壤结皮、封闭生态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其中一些论文获得了国际空间科学委员会COSPAR青年科学家突出论文奖。此外,王高鸿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包括沉水植物种植的盆模型装置和模块化藻类光生物反应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