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集乡

张集乡

张集乡大名县张集(又称张铁集)乡位于大名县城东30公里处,丛峰公路东西贯穿全乡。张集乡是国家级花生种植基地,素有“花生之乡”之称。

简介

据张集村村志记载,张集乡   一带早在周朝时就有人居住,当前张集村北街北头,还留有周朝烽火台遗址一处。唐贞观六年,张集附近的十个大村集资捐款修建了一座巨佛寺,称普庵寺,(至今仍有废弃的石碑存于张集中学,于2004年,由当地学生宫某和教师田某发掘)以求一方太平,因此这一带还曾叫太平乡。元末明初,太平乡出了一个巨人,力大无比,姓张名大佛,人称大力士。张大佛武艺极高,跟随朱元璋灭元兴明,出生入死。朱元璋称帝之后,念张大佛多次救驾有功,官封御前侍卫大将军。但张大佛乃草莽之人,目不识丁,且惯于流寇生活,不愿居官,屡次请命卸甲归田。朱皇帝见张大佛归乡心切,就赐下万两白银,让张大佛回乡修坟祭祖,修建庄园。并赐上朝芴板,让张大佛随时可以上朝面见圣上。

张大佛回到太平乡修建了自家庄园,取名德集庄,乡里人称张德集或张家楼。然而时隔不久,靖难之役爆发,太平乡也未幸免,乡里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几乎断绝人烟。太平乡里不太平,这个名字渐渐被人遗忘,到明末清初的时候,人们的记忆中就只剩下张德集或张家楼了。清代时,张德集是地处山西省山东省的唯一官道,是经商贸易者来往晋鲁必经之地,因此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贸易中心。其中铁匠铺居多,周边村民都来这里打造农具和生活用品,是冀鲁豫交界一带最大的铁货市场。乡名也由原来的张德集,被清政府正式命名为张铁集,流传到当前就直接称之为张集了。

辖区

邯郸市大名县辖乡。1961年建张集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元月普明滩乡并入。位于县城东,相距18公里。面积62.6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辖乡集、后庄、甘露、东小滩、白果、东张、中张、西张、东孟、前官、后官、翟滩、固城镇、前寺、后寺、西孟、劝善、东劲善、西劝善、前普明滩、后普明滩、小古滩、南庄、南刘店、司庄、贾庄、石庄、北刘店2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

农业

张集镇曾是一个农业大乡,有耕地面积约6.0万亩,水域面积约9400多亩,盛产优质水稻及水产品,被誉为豫东南的“鱼米之乡”。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逐步推出了张集精米、张集汤圆粉、胡寺天然花鲢、银鲫等农产品品牌,并利用乡域资源优势建造了“钓鱼山庄”等休闲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了乡域品味。

此外,木材加工、粮油加工、建筑建材、客货运输、商贸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034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19元,张集乡正向着构建“潢(川)、固(始)、商(城)三县交界边贸重镇”、打造“中国羽毛工艺之乡”的目标阔步迈进。

参考资料

张集乡人民政府.潢川县人民政府.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