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盖鱼(拉丁学名:Anoplopoma fimbria),为鲈形目裸盖鱼科裸盖鱼属的鱼类,又称为黑鳕鱼、银鳕鱼。裸盖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两侧,包括日本北部、堪察加半岛的白令海海岸、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亚州等海域。裸盖鱼幼体营浮游生活,随个体发育逐渐向深水区迁移,至体长约60厘米(约6龄)时,栖息于700-1000米深的海底。

裸盖鱼成鱼体长可达50-70厘米。背部呈现黑灰或绿灰色调,上背部常带有细微斑点或链状纹路;腹部颜色较浅。体长在30-61厘米的个体背部常显绿色,并伴有浅淡条纹。幼体(体长小于15厘米)背部为蓝黑色,腹部则为白色。偶尔会出现纯黄色、白化病或其他异常体色个体。在每年1至5月水温上升期,温度条件利于裸盖鱼生长。进入5至8月高温阶段,水温升高抑制其体重增长。8月后至12月水温回落期间,摄食与增重再度随温度降低而回升。裸盖鱼产卵期在春季,寿命可达100岁以上(最大为114岁)。

裸盖鱼水分含量为69.92%,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占肌肉湿重16.48%、10.64%、1.69%和1.27%。裸盖鱼肌肉呈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其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是鳕鱼的二三十倍,还散发着丝丝奶油的香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命名

裸盖鱼长得酷似鳕鱼,所以得名为“黑鳕鱼”。它在国际上被称为“银鳕鱼”,在美国的市场上被叫做Sablefish,在阿拉斯加州又称为Black Cod,而在中国,则被规定为“黑鳕鱼”。

形态特征

成体

裸盖鱼成鱼体长可达50-70厘米。其背鳍分为两片:第一背鳍具有19-27根硬棘;第二背鳍则生有16-20根软条,其大小与形态均与臀鳍相似,且两者位置相对。臀鳍包含3根硬棘和15-19根软条。胸鳍通常为16根,鳃耙数量在62-65枚之间。成体背部呈现黑灰或绿灰色调,上背部常带有细微斑点或链状纹路;腹部颜色较浅。体长在30-61厘米的个体背部常显绿色,并伴有浅淡条纹。幼体(体长小于15厘米)背部为蓝黑色,腹部则为白色。偶尔会出现纯黄色、白化病或其他异常体色个体。

1~2龄

裸盖鱼体长35-50厘米,体质量400-600克。体延长,梭型,体横断面为椭圆形,腹部较平直,背部呈弧形并向后收紧至尾部。眼中等,侧位;头中等大小,呈三角形;口前位较大,上颌略长于下颌,无颏须;口中牙齿尖锐,前颌和下颌牙齿前端为2~3排,向后逐渐变为1排,内侧上颌齿1圈;鼻孔两对,均位于眼前侧,其中靠前一对鼻孔较小,有膜覆盖,另一对鼻孔较大,无覆盖;舌肉质、灵活,伸直吻前端,上附有黑色素斑点。活体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背鳍2个,均呈三角形;胸鳍宽阔,腹鳍胸位,较小,臀鳍1个,尾鳍叉状;肛门位于鱼体后2/3处,后有泄殖孔;侧线色深,自鳃盖后缘开始至尾鳍,连续分布于体侧。

裸盖鱼全身被鳞片覆盖,除鳃盖鳞为圆鳞外,周身均为栉鳞,且刺突极为明显,其多少与鳞片宽度相关,为3~20个。从外部形状上看,除侧线鳞为不规则长方形外,其它各部分鳞片多呈椭圆形;裸盖鱼从头部向后至尾部,其鳞片长宽比越来越小,即越靠近鱼体尾部其鳞片越宽,如前部侧线上鳞和中部侧线上鳞长宽比分别为1.25和1.15,前部侧线下鳞和中部侧线下鳞长宽比分别为1.25和1.13,前腹鳞和后腹鳞长宽比分别为1.83和1.39。同一纵切面上,鳞片长宽比为腹鳞>背鳞>侧鳞;鳞片色素主要分布于刺突周边,其含量从背部至腹部逐渐减少,如背鳞刺突周边色素斑浓密,腹部刺突周边几乎无色素分布。

裸盖鱼除有颌齿外,其咽齿也较为发达,均呈犬齿状;食道短而直,前后粗细一致。胃属于Y型胃,胃壁较厚,胃与肠道间具有4~6个指状幽门盲囊,长短不一;肠道明显分为前肠和后肠两部分,肠管较短,仅2个弯曲。

分布范围

裸盖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两侧,包括日本北部、堪察加半岛的白令海海岸、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亚州等海域。其中温哥华岛和舒马金群岛之间海域资源量最为丰富。

栖息环境

裸盖鱼幼体营浮游生活,随个体发育逐渐向深水区迁移,至体长约60厘米(约6龄)时,栖息于700-1000米深的海底,摄食与生长的最适水温在10.6℃~12.6℃之间。在该水温范围内,裸盖鱼幼鱼生长迅速,饵料系数相对较低,存活率较高。

生活习性

在1至5月水温上升期,其摄食强度与增重率随之提高。温度条件利于其生长,吸收的能量更多用于增重而非基础代谢。进入5至8月高温阶段,摄食与增重则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水温升高抑制体重增长,基础代谢耗能比例增大。8月后至12月水温回落期间,摄食与增重再度随温度降低而回升。当水温降至其生长最适范围时,能量分配重新向生长倾斜,表现为体重增加。

繁殖方式

裸盖鱼10-15年发育至性成熟,产卵期在春季,寿命可达100岁以上(最大为114岁)。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裸盖鱼水分含量为69.92%,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占肌肉湿重16.48%、10.64%、1.69%和1.27%。裸盖鱼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3.81%,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0.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81.74%,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理想模式;肌肉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51,接近人体的正常水平;鲜味氨基酸总量(FAA)为16.94%,占氨基酸总量的38.67%,高于中国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35,属于氨基酸较为平衡的鱼类。裸盖鱼肌肉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为2.81,脂肪质量较高。此外,裸盖鱼肌肉营养元素丰富,磷(P)和锌(Zn)含量较高,并富含维生素a(VA)、吡哆醇(VB6)和维生素B3(VB3)。分析认为,裸盖鱼肌肉呈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一块裸盖鱼中的Omega-3含量,是同样规格真鳕鱼的4倍。Omega-3对儿童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大脑是Omega-3最集中的地方,其占大脑全部脂质的30%,但人体内无法自行合成。每100克裸盖鱼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样规格真鳕鱼的48倍。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相关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帮助儿童长得更高,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裸盖鱼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DHA(DHA)含量比鳕鱼要高,特别是DHA含量,是鳕鱼的4-8倍。DHA是孩子的大脑和视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营养素。

食用价值

裸盖鱼常年生活在深海中,海水的压力使得它肉质细腻紧实,风味鲜美,入口即化。其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是鳕鱼的二三十倍,还散发着丝丝奶油的香气。

经济价值

裸盖鱼是全美捕捞费用最昂贵的鱼。全球年捕获量仅在两万吨左右,价格至少是鳕鱼的4倍。捕捞采用的是古老的延绳钓手法,这样能保证鱼身不受挤压;到手后直接在船上处理,急速冷冻保存,锁住鱼肉中的风味与营养。除此之外,裸盖鱼本身的产量就很稀有,它们只生长在阿拉斯加州FOA67号海域,每年的捕捞时间有限,出口的额度也受到限制。

参考资料

Anoplopoma fimbria.COL.2024-07-28

来自阿拉斯加的“海中黄金”黑鳕鱼,富含 DHA 和 EPA,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2

Anoplopoma fimbria.Fish Base.2024-07-28

渔您共欢丨正值腊八节,为大家奉上水产养殖品—银鳕鱼粥.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2

【2662期】深海世界||让我们来瞧瞧这些海洋生物.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2

你是“鳕鱼”,它也是“鳕鱼”?.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2

裸盖鱼幼鱼工厂化养殖试验.万方数据.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