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巴素
乙巴素(?-203年),公元2世纪东北亚古国高句丽的大臣,本农夫出生,故国川王时期任高句丽国相。祖父乙素曾担任琉璃王大臣。为挽救新大王后高句丽颓势,故国川王任命乙巴素为国相。乙巴素出仕的190年后使高句丽出现治世。
人物经历
乙巴素原为农夫,故国川王期间任高句丽的国相。为了挽救新大王以后高句丽的颓势,故国川王打算任命大臣推举的晏留为国相,而晏留认为乙巴素虽然出生低微但是确实治国之才,乙巴素出仕的190年后使高句丽出现了治世。
191年,故国川王为了改革纷乱的政局,下令官员推荐新的人才。许多人都推荐了晏留。而晏留却推举了乙巴素。故国川王听了他的话,登用了身为农夫的乙巴素。王授予他相当于部长级的中畏大夫之职,却遭到了乙巴素的拒绝。直到此时,王才知道了他的真正意图,任命他为国相,给予了全面的信任。乙巴素以故国川王的信任为基础,不顾众多贵族的反对,进行了政治改革。特别是194年实行的赈贷法,允许农民在春天粮食不足时借贷,收获季节返还。这项制度为农民生活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认为是高句丽最杰出的宰相。
乙巴素于203年去世,去世时正值新大王继任国川王。
思想主张
乙巴素曾经说:“不逢时则隐,逢时则仕,士之常也。”这句话与《论语·泰伯》篇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句式、含义上很相似,由此能够看出他读懂并有意运用了《论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