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良,曾为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先后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
主要成就
任教以来,在《光明日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同济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浙江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3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转载。
代表性论文
1.《当代道德教育的三重理性进路》,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独立作者,《新华文摘》2010年第8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论点摘编;2.《试论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的四重理论限度》,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独立作者;3.《身体哲学:新的哲学范式》,载《光明日报》2008年1月15日,独立作者;4.《普遍有效性的诉求:在康德与哈贝马斯的伦理视域中》,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独立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5.《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之“普遍化原则”的四重学理性追问》,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独立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6.《朝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本身——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依据、基本路径与研究走向》,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独立作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1期转载;7.《哈贝马斯对语言哲学道德哲学理论的批判》,载《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期,独立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8.《“对话”与“责任”:当代中国教育伦理重构应有的两个向度》,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6期,独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