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广泛的受众群体而在当地享有盛誉。其中,榆树的东城派东北大鼓尤为突出,其传承至今,产生了众多知名艺术家。
历史沿革
榆树东北大鼓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多位杰出的艺术家,如老艺人顾馨山和被誉为“四小鼓王”之一的夏晓华。然而,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东北大鼓面临着发展的挑战。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榆树市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成立东北大鼓抢救保护组织机构、扶持民营“市民曲艺茶社”的建立以及举办多种艺术交流活动,旨在推广和普及东北大鼓艺术。
表现形式
东北地区大鼓融合了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俗音乐的元素,形成了丰富的曲调和流畅的唱腔。这种艺术形式主要通过讲述中、长篇的故事来吸引观众,题材多源于戏曲、小说和传说。演出时,演员通常独自敲打书鼓和简板,同时配有其他乐器如大三弦的伴奏。东北大鼓的表演使用的是东北方言,使其更贴近当地的观众。
参考资料
“东北大鼓”传承人邱淑华:创新表演让“鼓点”一直响下去.中国网.2024-11-04
盘点榆树的民俗文化.搜狐网.2024-11-04
东北大鼓.百度汉语.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