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修(1864年—1938年),字月樵,号古遇先生,睢县城内人。1888年(清光绪戊子年)成为举人清代灭亡后,他以教书为业,擅长书法。早年曾受清末探花冯文蔚亲传,自成一体。后来,他临柳公权《玄秘塔》,每日摹写,四十年如一日。晚年,他又寄趣于颜、赵等名家笔意,自成一体。陈继修平时不嗜烟酒,惟以收藏图书为乐,手中稍有盈余,即购置书籍。1938年5月31日,日军侵入县城,陈继修穿着清朝的服装迎接日本人,但日本人根本不懂这些,反而用刺刀将其杀死,家中图书损失尽。陈继修著有《古愚堂文集》,但现已无存。

陈继修的孙子陈雨门(原名陈化鲤,字禹门,笔名有晚晴、陈时、小萍等),1910年3月3日生,是睢县城内的现代诗人。1929年,他由河南美术专门学校中画系毕业,先后任初、高中、乡村师范学校的美术与国文教员。1930年开始创作新诗,是河南省早期新诗运动的垦播者与开拓人之一。早期作品多发表在《火信》《现代》《当代诗刊》《文学》等刊物上。

正文

陈继修,早年曾受清末探花冯文蔚亲传,自成一体。1938年5月31日,日军侵入县城,他穿着清代的服装迎接日本人(1989年编《睢县志》忌讳被杀细节,时睢县父老尽知也),但日本人根本不懂这些,反而用刺刀将其杀死,家中图书损失殆尽。著有《古愚堂文集》,今已无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