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政协志》是一本高邑县的县志,内容选自1983年12月县政协成立伊始至2011年12月共28年,设十三编,插图213幅。
内容简介
在编写形式上,更接近于传统志书体例,而且有所创新与发展,横向编目有:序、大事记、概述、机构、政协委员、例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参与事项、文化建设、委组工作、调查研究、体案工作、自身建设、人物等;竖向编,以时间为顺序,反映了政协工作情况。基本做到事项按科学分类,为条目撰写奠定良好基础,便于读者阅览和用志者使用。
作者介绍
高邑县政协志编纂委员会
顾问:暴振华 杨振山 王贵堂
主任:陈金锁
副主任:翟贵金 王惠武 魏书江 滑增军 郭胜铎
委员:杨栓虎 宋敬民 闫贵宾 焦赞周 梁增瑞
主编:陈金锁
副主编:杨栓虎 焦赞周 梁增瑞
特邀编辑:刘宗甫 刘中琦
编辑:宋敬民 闫贵宾 郭学锋 耿素丽 张欣
志书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机构
第二编政协委员
第三编例会
第四编政治协商
第五编民主监督
第六编参政议政
第七编参与事项
第八编文化建设
第九编委组工作
第十编调查研究
第十一编
提案工作
第十二编
自身建设
第十三编
人物
志书序言
陈金锁
《高邑县政协志》(1983—2011年)的付梓,使全县方志界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高邑县政协各项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为高邑县地方志系列增添了辉煌的一页,可喜可贺!
这部志书,上限自1983年12月县政协成立伊始,下限至2011年12月共28年。在全部书稿中,指导思想、篇目设置、编写体制、材料运用以及条目撰写诸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
《高邑县政协志》以改革开放为主线,贯穿全志。为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新形势,高邑县政协1984年设置了一室三委六组,到2003年,再次调整了内部结构,设立了办公室、经济委员会、体案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学习宣传委员会和六个乡镇政协联系组。
为了推动、发展政协事业,更好地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高邑县政协的历届领导不断制定、修改、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高邑县政协常委会工作制度》、《提案工作制度》、《廉政制度》等等,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政协制度体系,使政协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本志各编及序列,既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又有内在的逻辑统属关系,使十三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本志立足于政协工作特点设立编章条目,彰显彰显特色和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编目名称力求科学化、现代化,其内容归属更具时代性、地方性、特殊性,从而保证志书的高质量、高规格、高水平。
本志将一些能够充分体现政协工作特色的内容,做了特别升格处理和重点安排,如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参与活动”升格为专编,将一些涉及全县重大事件、事例也做专门处理,如民主监督、调查研究、抗灾救助、扶贫工作、新农村建设、政协文化等项专门设章节加以论述。各项政协工作在本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别予以详记,以彰显政协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志书中,人物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一切工作、业绩,都是由人创造的,本志重点撰写了《人物》编,在本志内,将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人物,详尽录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邑县政协志》人物撰写从选材到加工制作,都下了一番功夫,有典型事例,也有评述文字。谙熟撰写人物要素:如姓名、生卒时间、民族、宗教信仰、党派、家庭出身、籍贯、职业(职务)、称号、学历、学位、职称、简历、个性特征、为人处事方式、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等。
《高邑县政协志》参考《高邑县县志》、《高邑县文史资料》、《党史研究》、《高邑县年鉴》及高邑县政协档案和来自政府各部门的资料、简报、文件等多种资料,参阅大量报刊转载资料、文章,资料来源广泛,加上座谈参访的资料,内容丰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志所附专文20多种,其中有的专文包含若干编章典型材料,每篇专文都具有典型性,但是围绕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选录的。其内容具有示范意义、教育意义,使静态的志书,变成了动态的志书,颇有说服力,深蕴着发人深思的哲理。本志书个性化鲜明,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人文特色突出,其“资政、存史、教化”之史鉴作用尤为明显,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很强,它是政协战线各项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
这是高邑政协第一部志书,在方志的编纂方面,我们还缺乏经验,加之县政协成立到现在,时间跨度长,资料保存不完善,征集难度大,本书的错漏在所难免,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