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Live labs的Gary Flake宣布了基于Sea Dragon和Deep Zoom技术的Pivot应用,目前仅技术预览(需邀请码)。根据Live Labs的介绍,Pivot旨在整合搜索、浏览、推荐等用户互联网交互体验。

发展沿革

事实上,Pivot的浏览器功能基于Trident引擎,除了基本的浏览功能外,Pivot最主要的就是允许用户自由筛选大量的可视化信息。Pivot支持可视化收藏夹中网站链接,用户可在左侧的筛选面板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条件,右侧的结果界面即可流畅切换至新的筛选结果(基于Deep Zoom深度缩放技术),并可自由缩放任何对象。在Pivot收藏中已包括大量范例,包括:演员、维基百科、概念车等分类。和查看收藏夹一样,用户可进行筛选和切换视图的操作。点击其中的任何一项词条卡片即会放大至合适大小,并显示右侧的概述面板,包括:维基百科内容概述、链接、必应搜索结果、相关搜索等信息。Pivot的体验类似必应Bing可视化搜索,但Pivot在数据筛选方面提供了更多功能。若忽略Pivot强大的可视化信息功能,就其界面来看,也是相当酷的一款浏览器。

主要功能

Pivot1.4主要包括如下特性:

新增了完整的TextArea组建

为Meter和Slider组建增加了方向属性

在TerraMeterSkin中增加对Meter组件文本内容的支持

新增了一个颜色选择器组件

新增了布局对齐功能

新增了一个GraidPane容器

增强了table组件的功能,双击table表头的时候可以重置列宽度

新增了在事件处理器中声明WTKX属性的功能

优化了LabelSkin组件的paint方法

增强了TerraSheetSkin的更改尺寸功能

大量的文档和指南

版本介绍

注:就目前版本而言,不建议用户使用,尤其是比较老的机器。占用CPU很高,很容易造成机器假死

apache软件基金会(ASF)于昨天宣布,将Pivot升级为Apache的顶级项目。此外,该项目还发布了Pivot1.4,这是自2009年1月加入了Apache Incubator的第四次更新版本。

Pivot是一套采用Java构建RIA应用程序的开源平台。Pivot平台的定位是内嵌于浏览器的Flex和Silverlight等富客户端开发技术的直接竞争对手。

Pivot的实现借鉴了其它工具箱的一些点子(比如Swing),此外,它也结合了Java2D在过去几年中实现的优化。在Pivot上实现应用程序的工作主要是结合Java和XML的开发,可以采用Applet的方式或者独立方式运行,同时也支持离线方式或者桌面应用的方式。

Oracle

Oracle数据库 11g在SELECT语句中新加了关键词PIVOT和UNPIVOT。

可以使用PIVOT和UNPIVOT关系运算符将表值表达式更改为另一个表。PIVOT通过将表达式某一列中的唯一值转换为输出中的多个列来旋转表值表达式,并在必要时对最终输出中所需的任何其余列值执行聚合。UNPIVOT与PIVOT执行相反的操作,将表值表达式的列转换为列值。

PIVOT提供的语法比一系列复杂的SELECT...CASE语句中所指定的语法更简单和更具可读性。

以下是带批注的PIVOT语法。

SELECT\u003c非透视的列\u003e,

[第一个透视的列]AS\u003c列名称\u003e,

[第二个透视的列]AS\u003c列名称\u003e,

...

[最后一个透视的列]AS\u003c列名称\u003e,

FROM

(\u003c生成数据的SELECT查询\u003e)

AS\u003c源查询的别名\u003e

PIVOT

(\u003c聚合函数\u003e(\u003c要聚合的列\u003e)

FOR

[\u003c包含要成为列标题的值的列\u003e]

IN(第一个透视的列],[第二个透视的列],

...最后一个透视的列])

AS\u003c透视表的别名\u003e

\u003c可选的ORDER BY子句\u003e;

Pivot

创业上的Pivot,就是比较接近“关键转折”这个意思,一个团队经历一个Pivot后,做出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Pivot更倾向于讲这个转变的过程。

例如:Blog

Blog这个词,其实是从Web+Log→Weblog→Blog来的,可以说是由Pyra Labs的创办人Evan Williams发明的。而Pyra Labs这家公司,是在1999年时创立,本来想要开发一个线上专案管理软件,结果这个软件本身不怎么受欢迎,想不到其中的“网路记事本”(Web Log)功能大家特别爱用。所以Pyra Labs最后决定来个Pivot(转换跑道),专心做Blogger,后来虽然也经历了不少苦日子,不过最终被谷歌买下,功德圆满。

例如:Odeo与Twitter

很多人大概也不知道,现在在全世界最红的“微博客”Twitter,当初是怎么来的。Evan Williams(没错,同一个人)当初离开谷歌创办Odeo这家公司的时候,本来是想要做一个播客(Personal On-Demand Broadcasting网路个人随选广播)平台。结果开发产品的同时,创办团队间发现有大量互相传简讯的需求,所以做了一个简讯转发/广播平台(twttr)来满足这样的需求。不久之后发现播客并不是市场想要的“未来广播”,但是twttr反倒是红了。于是,整个公司又来了一个Pivot,才有了今天如日中天的Twitter的。

真正的过程意味着需要从你的产品和市场互动的结果,挖掘出一个新的方向,然后调整组织的策略,重新出发。创业团队需要Pivot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样。唯有把产品丢出去,你才能从中萃取出新的出路,新的商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