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叶廷秀创作了《诗谭》一书,共十卷。书中收录了他的诗歌评论以及个人见解。廷秀在其自序中提到,他认为谈论诗歌可以同时涉及道德层面,这反映了他将学术研究融入诗歌创作的理念。
内容简介
《诗谭》是由明朝时期的文学家叶廷秀所撰写的一部作品,全书共计十卷。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前人文献,还加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独特见解。叶廷秀在书中的自序中表达了他对诗歌与道德关系的看法,认为两者是可以相互融合的。然而,这种观点在他看来却成为了他的局限性所在。他在书中首先提到了心学的重要性,随后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些观念源于《文章正宗》一书,并且在他的其他作品《白沙》《定山》诸集,又加甚焉。至廷秀等,而风雅扫地矣。此所谓言之有故,执之成理,而断断不可行於天下者也。”这些提要以明白无误的语言指出,那些“卓然有理”“言之成故、执之成理”、不能争也不敢争的“理”是完全无力对抗“一动而不可止”的“时势”的。
作者简介
叶廷秀 (1599年~1651年) 字谦斋,号润山。明朝濮州(今范县濮城镇)叶庄人。为人耿直,处事廉明,能文能武。官至监察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叶廷秀中进士。先后任南音、衡水市、获鹿镇三县知县,后升为顺天府推官。其间,英国公张维贤与民争田,叶廷秀秉公断归于民。百姓感廷秀为官清正,呼为"叶青天"。崇祯年间,叶廷秀升为南京户部主事。
参考资料
诗谭.国学大师.2024-11-08
周积明||从道德批评到历史认识——宋至清关于三国正统书写者的评论转向.个人图书馆.2024-11-08
叶廷秀.途人文网.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