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失常(mental disorder),又称精神异常,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改变,从而无法有效地适应日常生活。这是一种心理病理学的现象,与正常人偶尔出现的心理障碍有着本质区别。心理失常可能会引起身体疾病的发生,因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

分类

严重心理失常

心理失常可以分为严重心理失常和轻微心理失常两类。严重心理失常指的是个体的行为不受自身意识控制,这是由于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以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失调所致。这些异常可能体现在认知、情感、动机、欲望、意志行为、智力结构和人格特征等多个方面。常见的心智失常包括感知过程中的错觉和幻觉,记忆过程中的遗忘症,思维过程中的妄想和语言、逻辑障碍,情感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恐怖,意志行为中的兴奋躁动或呆板不动,以及智力的迟滞和痴呆。人格失常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病态人格。

轻微心理失常

轻微心理失常的患者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异常,并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感到极度痛苦,感觉自己正在陷入困境,但却难以摆脱。这类患者通常有强烈的求治欲望,经常就医于多个医疗机构。他们的病情具有反复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病前已有相应的人格或性格缺陷,发病时通常有一些特定的精神刺激或心理压力作为诱因。

表现

心理失常的表现多样,包括做事杂乱无章、思维混乱、有头无尾、性情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神经过敏,稍有波动则大惊小怪、疑神疑鬼,反复唠叨喜怒无常、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灰心丧气、悲观厌世等。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中,神经性恐惧症、忧郁症和综合焦虑症较为普遍。老年人心理失常的原因主要包括退休后的无所事事、过度关注健康状况、家庭矛盾等因素。

影响

无论何种程度的心理失常,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身边的亲友是否有此类问题,并尝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危机。

成因与应对

现代社会的压力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其中包括否认心理、自尊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心理和逃避心理。针对这些问题,治疗方法应结合心理治疗,包括说理开导法、暗示疗法、转移疗法、行为疗法和想象疗法。这些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实现心理健康。

参考资料

怎么调理心理失常.有来医生.2024-10-22

如何区分心理失常与正常.99健康网.2024-10-22

心理失常是怎么回事?.爱问知识人.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