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健
靳健,女,1996年获吉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学士,2001年获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做JSPS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2009年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任特别研究员、主任研究员。
2009年4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1996年获吉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1年获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1年-2003年在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做JSPS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4年-2009年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先后任特别研究员、终身职位主任研究员(相当于副教授)
2009年4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纳米多孔分离材料和分离膜;纤维过滤材料;
CO捕获分离材料的设计开发;有机/无机化合物纳米复合膜;表面/界面自组装
科学研究
研究项目
留日期间主持和完成了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日本池谷科学技术财团研究助成金、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个人萌芽研究费和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内部竞争研究费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和参与中科院重点部署计划、中科院十二五支撑计划、科技部973重大发展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10年先后获得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苏州市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科学教育领军人才的荣誉称号。
研究成果
在NatureMater.、Nature Nanotechno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H-index为25,学术成果多次被Chem. Rev.、Chem. Soc. Rev.、Prog. Polym. Sci.、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综述论文大篇幅正面引用和评价,并被NPG Asia Mater.及Materials Views(中国)作为亮点工作介绍。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转化。
科学贡献
(1)利用两相界面,系统地研究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纵分子间非共价键的协同作用构建各种功能纳米结构组装体。首次报道了在液/液界面利用π-π相互作用构建磁性纳米粒子组装体的新方法。
(2)利用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在室温下保磁力超过2T的新型高各向异性氧化铁纳米材料。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具有最大保磁力的金属氧化物磁性材料,此材料可吸收30GHz -150GHz频率的毫米波,可被用于作为电磁波干涉抑制材料。
(3)2004年-2008年期间,从事多孔超薄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完成了新型有机纳米超薄膜和纳米多孔分离膜的开发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两个科研项目。制备出了厚度在5纳米以下且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新型有机自支持超薄膜,是目前为止人工合成的最薄的自支持有机固体膜。此工作被日本多家媒体报道并申请日本国家专利两项。同时,以无机纳米线为基元设计开发出了多孔纳米线纤维膜,此纤维膜具有极高的水透过速率,可模拟生物膜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以上参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