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水仙源录》是一部记录全真道士事迹和宫观碑铭的书籍,共计十卷,由元代全真道士李道谦(1219-1296)编纂。李道谦,字和甫,号天乐道人,原籍开封市(今河南省开封市)。他师承高道宽,后者又师从于善庆,而于善庆则是马钰的弟子。李道谦活跃于华山秦岭燕山等地,主要居住在终南祖庭筠溪道院。他曾担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和秦蜀九路道教提点。他在收集和整理全真教的历史资料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编著有《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记》以及本作《甘水仙源录》等重要文献。

人物经历

李道谦自幼拜入全真派,成为马钰的嫡传弟子。他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华山、终南山和燕山等地,其中在终南祖庭筠溪道院的时间最为长久。他还曾担任过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和秦蜀九路道教提点,对全真教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李道谦在全真教史的研究上贡献巨大,他编写的《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记》以及《甘水仙源录》等作品,都是这一领域的珍贵史料。

作品简介

《甘水仙源录》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完成编纂工作,并在次年即1289年刻印流传。这部书记载了当时人们撰写的各种全真道士的事迹和宫观的碑铭。第一至第二卷首先收录了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年)颁发的褒奖全真祖师的诏书,其中包括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被授予“真君”称号,以及马钰以下七位真人的“真人”称号。接着记载了王嚞及其六位弟子(除孙不二外)的九篇碑文,每人一篇,只有王嚞和马钰两人各有两篇。第三至第八卷则收录了七真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四十四人的碑铭,其中以马钰和丘处机的门徒为主。第九至第十卷汇集了全真道观的十七篇碑记和二十多首题词。

学术价值

在所有全真道的传记书籍中,《甘水仙源录》所收录的人物传记数量最多且详细程度最高,加上《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所包含的三十七人,几乎涵盖了全真道从金朝至元朝兴盛时期的全部核心成员。通过这些记载,可以具体地了解全真道从创立到繁荣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这本书对于研究全真道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参考资料

甘水仙源.豆瓣读书.2024-08-26

甘水仙源录(甘泉仙源录).识典古籍.2024-08-26

甘水仙源录三_元李道谦辑.道客巴巴.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