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罟湾天后古庙位于南丫岛索湾滨海地区,具体创建时间无碑记可查,但据信已有二百年历史。庙宇门额上书有“天后宫”三字。内部收藏有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铸造的聚宝炉,炉上刻有“道光六年吉旦”六字,以及道光八年匾额和光绪乙末年所铸古钟。该古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进行了首次重修。
正文
索罟湾天后古庙位于香港南丫岛索罟湾滨海处。何时创建,亦一样无碑记可查,相信已有二百年之久。
门额书「天后宫」三字。庙内有道光六年(1826)铸造的聚宝炉,炉上铸有「道光六年吉旦」六字,另道光八年匾额一个及光绪乙末年所铸古钟一座。光绪三十三年(1907)第一次重修,1932年第二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是1962年。
数千年前,南丫岛已有人居住,这可从考古家不断在岛上掘出很多新石器时代及唐朝遗址的遗物证实,数年前又在芦须城附近发现唐朝的灰 遗址,证明自古该岛居民分南北二区居住。
南丫岛是一个小小的海岛,为甚麼要建两间天后庙呢?原来南丫岛的岛形,像一株树的树,这丫叉分界的地方,即是丫颈的部分,就成为中界线,北面的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南面的称南约,数千年前已用这自然环境来划分。北南丫岛榕树湾的居民,自建天后庙於榕树湾。南面的居民,也自建天后庙於南边的索罟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