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 \u0026 Clinical Medicine, CN 11-2652/R, ISSN 1001-6325)的前身为“生理科学”,于1981年创刊,1984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90年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本刊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北京生理科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共同承办、编辑出版,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据2018年5月12日中国知网显示,《基础医学与临床》共出版文献10201篇,总被下载958954次、总被引3379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23、(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52。据2018年5月12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基础医学与临床》载文量为6231,被引量为20231,下载量为209444,2015年影响因子为0.67。
办刊历史
1981年,《生理科学》创刊,为半年刊。
1982年,《生理科学》由半年刊改为月刊。
1983年,《生理科学》由月刊改为双月刊。
1984年,《生理科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1990年,《生理科学》更名为《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年,《基础医学与临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2014年,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基础医学与临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论文、短篇研究报道、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基础与临床学科发展前沿的短篇综述、高等医学教育有关论文、罕见的临床病例分析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主要栏目有专题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短文、技术与方法、协和CPC、临床园地、临床讲座、新闻点击等。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基础医学与临床》官网显示,《基础医学与临床》第七届编委会拥有编委85人、荣誉编委18人、港台地区编委3人、海外编委7人、编辑部成员6人。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20年6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基础医学与临床》共出版文献11163篇。
据2020年6月5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基础医学与临床》载文量为7162。
收录情况
《基础医学与临床》被万方数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科技精品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
荣誉表彰
《基础医学与临床》被评为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被评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文化传统
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多年来,本刊在催化医学研究新观念的形成,扩展from bench to bedside内涵,促进由临床实践中提出科学问题、经实验室基础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反哺临床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良性循环过程不断向纵深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开展转化医学研究(translational medical research)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任领导
第七届编辑部主任:朱广瑾
第七届主编:章静波
第七届副主编:陈杰、方福德、蒋澄宇、李俊发、潘凌亚、彭小忠、孙钢、张抒扬、张学、朱广瑾(常务)、曾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