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青铁路
兰青铁路自兰州市至青海西宁,全长188公里。1958年5月开工,1959年9月通车,1960年2月交付运营。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到青海省西宁市。全长216公里。共有车站24个。
铁路概况
兰青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青海省西宁市,全长216公里,共有车站24个。1958年5月开工,1959年9月通车,1960年2月交付运营。线路由兰新铁路上的河口南站引出,在八盘峡过黄河,八跨湟水,中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而达西宁市。兰青铁路在西宁站与青藏铁路相接,是内地通往西部边陲的主要通道2,并与青藏铁路接轨。总投资40亿元的兰青铁路复线工程于2006年下半年开工,这条电气化线路建成后与青藏铁路接轨,对于缓解青藏两省区物资外运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兰青铁路复线工程总投资40亿元,自兰州市河口南站起,经红古区至西宁市小桥西宁西站,全长169.9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104.5公里。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小时,采用双线绕行的线路55.4公里,采用单线绕行的26.3公里,与既有线并肩地段22.8公里。工程预计于2007年建成,届时兰青线的输送能力将增至每天客车30对,每年输送货物量4000万吨。2008年6月底,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的兰青铁路海石湾镇至西宁东双线开通运营,随后,电气化工程全面展开。青海将迎来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条加快经济发展的快速、便捷运输大通道正在形成。
建设历程
兰青铁路自兰州市至西宁市,是通向青藏高原的第一条铁路。在修建期间,朱德委员长曾挥笔题词:“把兰青铁路早日修通”。
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短短两年时间,一条巨龙便腾飞在青海高原之上。
兰青铁路既有线于1958年5月开工,1959年10月1日开通,1960年2月交付运营。是青、藏两省区通往内陆的惟一铁路通道,是青藏高原对外联系的交通大动脉,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到我省省会西宁,全长216公里,线路由兰新铁路上的河口南站引出,在八盘峡过黄河,八跨湟水,中经民和、乐都,而达西宁,沿线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山高林茂,古刹名寺座座,自然景观处处,是旅游的理想所在。兰青铁路在西宁市与青藏铁路相接,是西北铁路网中重要枢纽线路之一。
兰青线基本沿黄河及其支流湟水谷地西进,沿途为两省主要农业区,人烟稠密,城镇较多,对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对外交通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途径站点
兰州市—(陇海铁路终点、兰新起点)—兰州西站——陈官营社区(西固区城线分支颖川堡方向)——福利区(中川城际分支西固方向)——西固城(西固城线站接石岗方向)——坡底下(兰州东川货场线分支兰州东川方向)——河口南—(兰新分支周家庄方向,兰州东川货场线分支兰州东川方向,兰青起点)—八盘峡——张家祠——花庄——水车湾——海石湾镇——老鸦城——乐都区——杏园——大峡——平安驿——曹家堡——西宁市东——西宁货——西宁——小桥(宁大线分支西宁北方向)——西宁西174km终点。
改造工程
2006年4月24日,兰青铁路增建第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概算总投资28.05亿元,其中电气化改造1.38亿元,总工期30个月。
兰青二线自兰州市河口南站起,经红古区至西宁市小桥西宁西站,全长169.9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104.5公里,兰青二线设计时速每小时160公里,预留每小时200公里,建成后的兰青线将与青藏铁路接轨,铁路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天20对客车。
2008年6月30日,兰青铁路西宁至海石湾镇区间双线铺轨全部完成,9月14日开通了海石湾至水车湾区间双线,实现了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接轨及开通。2007年3月18日,电气化工程施工开始,日前,全部完工。兰青铁路既有线客车平均运行速度仅为每小时72公里,货车平均运行速度仅为每小时26公里,列车牵引质量为2500吨,西宁市至海石湾间的双线运营,加之全线电气化后,兰青铁路列车牵引动力由内燃机车改为电力机车,列车牵引质量将提高到4000吨,列车运行设计速度每小时160公里,输送能力将达到每车8000万吨。
青海省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兰青铁路增建二线工程于2008年6月30日开通。兰青铁路始建于1958年5月,总长177.8公里,是青、藏两省区通往内陆的唯一铁路通道,是青藏高原对外联系的交通大动脉。青藏铁路正式运营后,这条铁路的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但受到线路和机车牵引条件的限制,现有单线运输能力已无法适应需要。兰青铁路作为青海省交通运输大动脉,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兰青铁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成为影响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运输瓶颈。即将建成通车的兰青铁路增建二线,将有效缓解青海省铁路货运紧张的现状,为青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兰青铁路增建二线工程竣工后,将与青藏铁路接轨,也使青藏铁路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兰青铁路增建二线工程东起甘肃省河口南车站,途经兰州市红古区和青海省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平安等县,西到西宁市,线路总长170公里。这一百多公里中,多以桥隧相连,其中就有民和、杨家店、店子村2号、老鸦城等7个隧道和大通河以及民和、杏园等6个湟水特大桥,同时,整条线路建设既要进行一条线的新线建设,又要进行既有线的升级改造,既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既有线的运输畅通,而兰青铁路增建二线东起海石湾镇车站西到西宁货场的110公里间就有交叉点30多处。面对这样的施工环境,承担了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铺轨架桥、站改工程的中铁一局,在施工和运营相互干扰、相互交叉的情况下,优化和增加资源投入,从机械、人力来满足每天进度指标的实现。
到六月中旬,兰青铁路增建二线的土建工程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八的工程量,全线隧道有11座已经贯通,六座特大桥、四座大桥、十四座中桥还有20座小桥也基本完成,乐都、平安驿、曹家堡、西宁东、大峡和老鸦城等车站的站改施工任务全部结束,并且已经完成正线铺轨122公里,架桥407孔。
兰青铁路“力不从心”
20世纪50年代开始兰青铁路在运输上有些“力不从心”。既有线路的输送能力为每天8对客车,每年输送货物量76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青海省的货运需求。兰青线多处横跨黄河,弯道多、转弯半径小,加上沿途乡镇密集,平交道口纵横交错,限制了列车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省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随着一些大型工业项目的建成和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青海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铁路外运的缺口逐年加大。同时,青藏铁路格拉段即将通车,兰青铁路设计标准低、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极大影响了青藏铁路整体功能和运输能力的充分发挥。铁路线致富线
兰青铁路二线工程总投资40亿元,自兰州市河口南站起,经红古区至西宁市小桥西宁西站。全长169.9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104.5公里。
增建二线即将开通。兰青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2008年计6月30日西宁至海石湾镇段实现双线开通,8月底完成电气化改造。建成后的兰青线还将与青藏铁路接轨,将极大地促进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铁路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天30对客车,每年输送货物量4000万吨。此线基本沿黄河及其支流湟水谷地西进,沿途为青海省主要农业区,人口密度大,城镇较多,对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历史意义
按照全国铁路规划,兰青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完工后将与青藏铁路接轨,届时,从兰州市到西宁市、拉萨市将全线扩能提速,极大地缓解青海铁路货运紧张的局面,大大提高西宁作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也使青藏铁路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青海省、甘肃省和西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运力保证。兰青铁路的电气化运营,必将为青海资源开发和外运需要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为旅客出行提供快捷、舒适的服务。同时,对于进一步改善我省投资环境,增强包括西宁在内的东部综合经济区的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带动省内循环经济、园区经济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施建设
为强化兰青线运能,增建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于2006年6月1日开工。复线为双线设计,设计时速每小时160千米,预留每小时200千米,远景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年8640万吨,每日开行客车22对。这项工程将大大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加快旅客送达及货物周转。2008年3月26日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的《甘肃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青海省今年将围绕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启动实施一批纳入石羊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的重点项目,开建西平铁路、兰青铁路二线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
完成张掖电厂、西部原油成品油管线、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西安市至平凉铁路、兰州市至青海铁路二线、天水市至定西高速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兰渝铁路、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一期工程、安西风电厂和中心城市热电联产项目;启动实施一批纳入石羊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的重点项目;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供给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刘家峡库区生态治理、平凉市至天水铁路、兰州铁路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沿线绿化
2006年4月的青藏高原,植树造林高潮迭起。为了把青藏铁路全线建成环保示范线,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长龙”,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从今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义务植树活动,把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建设成为绿色通道。青藏公司干部职工共1600多人,专程来到距西宁市163公里外的青藏铁路西格段哈尔盖至刚察县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植黑刺51万株,掀起了建设青藏铁路绿色通道的高潮。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市段地质环境复杂,沿线有大约200公里的戈壁大漠、89.7公里的沼泽和32公里的盐桥,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为了改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形象和生态环境,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每年完成西格段20至50公里线路绿化任务,其中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委托铁路沿线州县林业局协议完成一部分,青藏公司管内各单位义务植树完成一部分,公司辅业中心组织专业队伍完成一部分,力争3年的时间完成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二线绿色通道建设。
为了确保绿化造林工作取得实效,树木的成活率达到国家造林要求规定的不低于80%,青藏公司专门制定了《青藏铁路公司2007年线路绿化实施方案》,从造林任务分配到整地换土、树种选择、苗木来源及灌溉养护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
经济效益
青海省省委、青海省省政府提出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兰青铁路的修建帮扶13万人重新就业。青海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特色产业,力争全年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解决7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2万人、低收入人口45万人;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启动物流等四系统改革,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完成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大乙烯、酒钢集团产品结构调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尽快做大做强石油开采、化工机械、电工电器、电子信息、数控机床等设备制造,加快发展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并启动中国农垦集团企业、粮食企业、物流企业和公路管理体制等4系统改革。
途径列车
途径兰青线旅客列车(暂不包含因兰新铁路张家庄隧道停运改线至兰青线的动车组列车)
车次始发站-终到站所属局段兰青线客运营业站点
Z22拉萨-北京西青藏宁客西宁,兰州市
Z151北京西-西宁青藏宁客兰州,海石湾镇,平安驿,西宁
Z152西宁-北京西青藏宁客西宁,海石湾,兰州
Z165上海-西宁-拉萨上局沪客兰州,西宁
Z166拉萨-西宁-上海上局沪客西宁,兰州
Z265广州-西宁-拉萨青藏宁客兰州,西宁
Z266拉萨-西宁-广州青藏宁客西宁,兰州
Z223重庆北-西宁-拉萨成局重客兰州,西宁(与Z323隔日开行)
Z323成都-西宁市-拉萨成局成客兰州,西宁(与Z223隔日开行)
Z224拉萨-西宁-重庆北成局重客西宁,兰州市(与Z324隔日开行)
Z324拉萨-西宁-成都成局成客西宁,兰州(与Z224隔日开行)
Z273青岛-西宁济局青客兰州,海石湾镇,西宁
Z274西宁-青岛济局青客西宁,海石湾,兰州
Z311呼和浩特市西宁集通呼客兰州,海石湾,西宁
Z312西宁-呼和浩特集通呼客西宁,乐都区,海石湾,兰州
Z917兰州-拉萨青藏宁客兰州,西宁市
Z918拉萨-兰州青藏宁客西宁,兰州
T175北京西站西宁京局京客兰州,乐都,西宁
T176西宁-北京西京局京客西宁,乐都,海石湾,兰州市
T389合肥-西宁青藏宁客兰州,海石湾,乐都,平安驿,西宁
T390西宁-合肥青藏宁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镇,兰州
K177郑州-西宁郑局郑客兰州,兰州西站,海石湾,乐都,西宁
K178西宁-郑州郑局郑客西宁,平安驿,乐都区,海石湾,兰州西,兰州
K377上海-西宁市青藏宁客兰州,海石湾,西宁
K378西宁-上海青藏宁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兰州
K621武昌-西宁武局武客兰州,乐都,平安驿,西宁
K622西宁-武昌武局武客西宁,乐都,海石湾,兰州市
K815银川-西宁兰局银客兰州,兰州西,海石湾,西宁
K816西宁-银川兰局银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镇,兰州西站,兰州
K987昆明-西宁昆局昆客兰州,西宁
K988西宁-昆明昆局昆客西宁,乐都区,兰州
K1059成都-西宁市青藏宁客兰州,海石湾,乐都,平安驿,西宁
K1060西宁-成都青藏宁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兰州
K1309东莞东-西宁青藏宁客兰州,海石湾,乐都,平安驿,西宁
K1310西宁-东莞东青藏宁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兰州市
K1517沈阳北-西宁沈局沈客兰州,海石湾,乐都,平安驿,西宁
K1518西宁-沈阳北沈局沈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镇,兰州西站,兰州
K2187上海-西宁上局沪客兰州,海石湾,乐都区,平安驿,西宁
K2188西宁市-上海上局沪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兰州
K2611重庆-西宁成局重客兰州,海石湾,乐都,平安驿,西宁
K2612西宁-重庆成局重客西宁,平安驿,乐都,海石湾,兰州
K2633成都-西宁成局成客兰州市,兰州西,西宁
K2634西宁-成都成局成客西宁,平安驿,海石湾,兰州西,兰州
K2638西宁-重庆青藏宁客西宁,平安驿,乐都区,海石湾,兰州
以上车次营业站名信息截止至2018年9月10日
共计:K字头12对24趟,T字头2对4趟,Z字头8对16趟。
地震影响
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其后有多次规模较小余震。震中距离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管内最近茶卡站261公里,兰新客专海东西车站350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扣停兰青线、青藏线海石湾镇至青海湖站间在途列车,同时组织现场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对兰青线、青藏线海石湾至青海湖站间,兰新客专民和南至浩门区间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确认海石湾至青海湖站上下行线路设备恢复正常。兰新高速铁路线按相关规定要求限速运行,目前正逐步恢复常速。
参考资料
青藏铁路扣停兰青线、青藏线部分区段在途列车.中国新闻网.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