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志,男,汉族,1959年11月生,临澧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湖南信息学院校长。

简介

黎大志,男,1959年生,湖南临人,中共党员,湖南信息学院校长,教授。

1977年考入湖南大学,1981年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

1982年考取湖南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南京航空学院)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1996年获原国家教委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项目资助,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1999年先后任湖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1999年7月任岳阳师范学院(现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02年元月经过全省公选担任常德师范学校(现湖南文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08年4月,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应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方面结合自身管理工作亦取得一定建树,先后在《光明 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所主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另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湖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湖南省应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贡献

固体力学复合材料与新材料动力学、振动冲击噪声等领域有一定造诣,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部省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2部,主持起草2项标准已作为国家和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1992年获首届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术骨干”和湖南大学“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方面结合自身管理工作亦取得一定建树,先后在《光明 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

主要著作

现代教育技术》(新世纪地方高等院校专业系列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探索,评建,跨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最新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思路探析,《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 第6期 缠绕式提升系统弹性承接装置的缓冲动力分析,《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 第8期

线性强化材料索网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8年 第7期

机构综合的变参数复合混沌系统方法,《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 第4期

机构综合的参数耦合概率超混沌牛顿迭代法研究,《机械传动》2007年 第5期

基于整车模型的桥头路面动力荷载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 第7期

新建地方高校评估之后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着力点,《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 第3期

载流梁在磁场中的横向固有振动分析,《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5年 第4期

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新升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 第01S期

锐意变革,求真务实——读唐之享的《求实集》有感,《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 第4期

非线性材料圆杆的扭转固有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5年 第3期

表彰及奖励

所主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另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获首届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荣誉称号;

1997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术骨干”和湖南大学“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分管工作

分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房地产管理处、湖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湖南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办公室(湖南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和教师培训部)、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桃花坪校区后勤服务中心、张公岭校区后勤服务中心),联系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湖南信息学院.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