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哲学
《杨墨哲学》是由现代学者蒋维乔所编撰的一部哲学专著,主要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杨朱和墨子的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作品简介
蒋维乔在书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除了儒家和道家外,杨朱和墨子的学说也极为盛行。他认为,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杨朱和墨子的学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杨朱提倡个人利益至上,而墨子则倡导普遍的爱。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各自都有其局限性。通过比较研究,蒋维乔发现,近代的利己主义、快乐主义和本能主义与杨朱的观点相似,而基督教的信仰和博爱精神则与墨子的理念相近。由于杨朱的书籍早已失传,只有《列子》中的“杨朱篇”提供了些许线索。尽管《列子》被认为是伪作,但其中的“杨朱篇”可能源于流传的说法,从中可以窥见杨朱思想的一些特点。相比之下,墨子的书籍在秦汉之后长期散佚,直到清代孙星衍等人的努力下才得以恢复原貌。近年来,研究墨子的人越来越多,呈现出复兴的趋势。
主要内容
《杨墨哲学》分为上、下两篇,详细考究了杨朱和墨子的生活背景以及他们提出的利己和兼爱理论。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篇名为“墨学与耶稣之比较”的附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本书采用了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对杨墨之学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可供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考使用。
出版信息
《杨墨哲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8年出版发行。
参考资料
【大公网】国立东南大学校长蒋维乔:从宗教哲学 到静坐养生.东南大学新闻网.2024-09-10
蒋维乔-中医内科名医.医学教育网.2024-09-10
主体性的追寻 :百余年中国哲学研究及其当代面向.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