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庄伯(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716年),姬姓,名鳝(或鲜、鱓),谥号庄,排行为伯。他是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县封君晋穆侯的孙子,曲沃桓叔的儿子,晋武公的父亲。

晋昭侯元年(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即曲沃桓叔。晋孝侯八年(前731年),桓叔去世,鳝继任,为曲沃庄伯。在晋国公室内忧外患之际,晋孝侯十五年(前724年),东部赤狄侵扰且面临曲沃威胁,庄伯趁机率军攻入晋国首都翼城县,杀晋孝侯,但在荀国等诸侯援助下,晋人反击,庄伯退回曲沃,晋人拥立晋鄂侯。晋鄂侯六年(前718年)春天,庄伯贿赂周代,联合郑国邢国攻翼城,姬林派大夫协助,鄂侯战败逃奔随邑,夏天鄂侯去世,庄伯再攻晋。然而因他背叛周桓王,同年秋天,周桓王支持晋国,派虢公讨伐,庄伯兵败退回曲沃县,不过此次也极大地削弱了晋君势力。晋哀侯二年(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称继位为晋武公,经数十年征战,最终在晋侯缗二十七年(前678年)兼并晋国土地,成为晋国国君,即晋武公。

人物生平

继任父位

曲沃庄伯,姬姓,名鳝。鳝的父亲名叫曲沃桓叔,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文侯的弟弟。晋昭侯元年(前745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称为曲沃桓叔。

晋孝侯八年(前731年),曲沃桓叔去世,鳝继任其父之位,称为曲沃庄伯。

攻杀晋君

晋孝侯十五年(前724年),晋国公室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面遭到东部山区赤狄部落的侵扰,一面还得抵抗曲沃县的进攻,曲沃庄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就率军攻进晋国都城翼城,杀死晋孝侯。晋国人在荀国等诸侯的援助下进行反击,曲沃庄伯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拥立晋孝侯的儿子郄为国君,是为晋鄂侯。此后,双方进行连续多年的争斗,双方力量对比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失败后的曲沃庄伯并不气馁,晋鄂侯六年(前718年)春天,曲沃庄伯贿赂周代,联合郑国邢国攻打翼城县姬林派大夫尹氏和武氏出兵协助曲沃庄伯。晋鄂侯战败,逃奔随邑(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同年夏天,晋鄂侯去世。曲沃庄伯得知晋鄂侯去世的消息后,于是兴兵攻打晋国。由于当时曲沃县庄伯背叛周桓王,同年秋天,周桓王便反过来支持晋国,并派遣公率领军队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兵败,只得逃回曲沃防守。周桓王立晋晋鄂侯的儿子光为国君,是为晋哀侯。在此次战役中,曲沃庄伯虽然兵败,但却大大摧残晋君的势力。

去世

晋哀侯二年(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称继位,称为晋武公。经过曲沃武公数十年与晋国征战,最终于晋侯缗二十七年(前678年)兼并晋国土地,正式成为晋国国君,改称晋武公。

家族成员

祖父:晋穆侯

祖母:姜氏(齐国女子)

父亲:曲沃桓叔

儿子:晋武公

史书记载

《左传·隐公五年》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人物评价

司马贞史记索隐》:“晋文侯虽嗣,曲沃日彊。未知本末,倾桓庄。”

主要成就

晋国曲沃县之间,这场持续长达67年的内乱中,小宗桓庄之族,即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晋武公三代,打败大宗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六代,取代晋文侯一脉夺得晋国正统地位。

参考资料

《左传·隐公五年》.国学网.2014-11-16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国学网.20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