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长笛,是长笛的一种变种,属于木管乐器。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最早将它使用在管弦乐中,现在作曲家在多种音乐风格中又重新发掘它。因此它在室内乐、重奏及交响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简介
释名
中音长笛,是长笛的一种变种,属于木管乐器。英文名为: Alto flute ,是长笛之父伯姆于1854年所创制的G调长笛。基本形制是将C调长笛放大加长,指位指法不变。G调长笛长82.75厘米,内径为2.6厘米。发音丰厚乙二醇,洪亮有力。它填补了长笛低音区域较弱和欠缺的音域。它的声音圆润丰厚,特别在低音及中音区域上。由于它的出现时间比其他变种长笛较早,因此在现代的乐团中渐渐开始成为常规乐器之一,通常由一名长笛手兼任。
名称的差异
二十世纪初,英国曾称中音长笛为 "bass flute" 而非 "中提琴 flute",这是由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木制长笛命名有关,所以在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中所指的,其实应该是中音长笛。同时,现代亦已经发明出真正的低音长笛(比C调长笛低一个八度)。因此名称上亦开始统一起来。
外形
形状上,中音长笛的管身较粗,长度亦比C调长笛为长。为方便吹奏,部份长笛生产商会将中音长笛制成“U”形笛头, 吹口向内;把笛头造弯的好处是手臂不需过份的伸展,感觉上笛的重量会减轻,而且也较易取得重心点。但其他生产商也有制造直身的中音长笛,因为直身的长笛所吹奏出来的音质比弯头的为佳。然而,不论是弯或是直的笛头,中音长笛所需要的呼吸都要比长笛为深。
中音长笛的吹气孔和C调长笛相同,只是洞口比较大,位置亦较为偏近于下唇位置。
音域
中音长笛是移调乐器,它的指法和C调长笛相同,但乐谱上所标记的音比实际吹奏出来的音高一个纯四度。因此中音长笛又称为“G调长笛”。一般音域由G3到G6,最高音甚至可以去至D♭8
应用范围
在交响乐中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及拉威尔都是最先在乐队中使用中音长笛,拉威尔有《达夫尼与克罗伊》,而斯特拉文斯基也有《春之祭》。二十世纪初,有更多的作曲家使用中音长笛,包括有阿尔法诺的《大鼻子情圣》、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西古堤组曲》、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赌徒》、《麦克白夫人》和第七号交响曲等。同时,中音长笛亦于电影配乐中被大量使用,例如“魔戒电影三部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