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咬鹃属

咬鹃属

咬鹃属(食虫类:Harpactes)是咬鹃科咬鹃科中的一个属,包括约11种小型攀禽。中国有3种。

形态特征

咬鹃属的鸟类共同特征是,翅短、圆,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甚短;尾显较翅长,尾羽宽,羽端在成鸟近平截形,在幼鸟则形尖,最外侧3对长短差异大,越向外侧越短;跗上半段被羽;颊部分裸露;两性异色。

代表物种(橙胸咬鹃

雄鸟:头、后颈及颈侧橄榄绿色;背以至中央一对尾羽栗色,后者具黑色羽端斑;近中央两对尾羽全黑色;其余侧尾羽黑色而具白端斑,外羽白色范围更扩展;翼黑褐色,小翼羽的外,大、小覆羽及三级飞羽均密布白色虫纹状横斑。下体前颈至上胸黄橄榄绿色,下胸橙红色,向下渐淡至橙黄色;腋羽大都白色。

雌鸟:脸及颏灰褐色,头余部、颈及上胸橄榄褐色;背至腰及肩棕褐色,尾上覆羽色较鲜亮,呈棕栗色;尾羽中央一对与腰同色而具黑色端斑,其余各对与雄鸟同;翼各部分颜色大致与雄鸟同,只对应的白色虫纹斑转为黄棕色;下胸至尾下覆羽自橙黄色至亮黄色。

幼鸟:上体棕红色,头较暗;翼似成鸟,但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具宽阔的红褐色和黑色横斑;颏、喉暗褐色;下体余部为苍淡的棕色。

虹膜暗褐色,眼周裸皮亮紫蓝色;嘴黑色;脚黑褐色。

分布范围

咬鹃属的鸟类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热带森林中,中国四川南部、云南省以至江西省南部、福建省等地区。

种群现状

该属的鸟类也曾使用咬鹃科、Pyrotrogon等属名,现各学者观点都趋于一致,把东洋界的咬鹃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属Harpactes,Trogon属名则专用于中南美洲的种类,这也是合理的,不单是地理上隔离,且美洲的种类背部均有金属绿色,形态上也自成一群。故这样处理更能反映自然类群亲缘关系,Trogon这属名也是先从美洲的种类订立的,亦当然为美洲的种类所拥有。Pyrotrogon这属名现已不被采用。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9年红色目录保护物种。

该属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