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张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城西9公里处的大虹桥乡,北依沁河,南邻黄河二级公路贯穿村庄,向北连接焦作市塔南路,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向南通过黄河浮桥直接通往郑州市,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被称为“五车口”,曾经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村东侧有一座千年古塔,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妙乐寺塔

地理位置

安张村地处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城西9公里处的大虹桥乡,北倚沁河,南濒黄河,二级公路穿越村落,北端衔接焦作市塔南路,至市区路程约为20公里,南端经黄河浮桥可达郑州市,交通条件发达,地理优势显著。历史上,该村曾名为“五车口”,并作为四面八方货物聚集之地发挥重要作用。村东侧的妙乐寺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行政区划

安张村隶属于武陟县大虹桥乡,具体位置在该县西部,距离县城大约9公里。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史上曾因交通枢纽地位而得名“五车口”。

人口状况

截至最新统计数据,安张村共有居民98户,人口数量达到410人。村领导班子成员共计5人,其中包括18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约532亩,人均收入为3891元。当地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和花生。此外,安张村以养殖业为主要产业,同时也有商业和服务行业,年工业和农业总产值达到2500万元。

经济发展

安张村的经济以养殖业为主导,辅以商业和服务行业。村内的安隆禽业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优质肉用鸡苗孵化的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拥有先进的孵化设备17套,年孵化鸡苗超过400万只。该公司还建立了包含40栋养鸡大棚的养殖小区,并对周边10个村的肉鸡养殖产生辐射效应。安隆禽业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等多个省份,其产品远销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郑州市等大城市。

主要景点

妙乐寺塔位于安张村东部,始建于天宝后周安德二年(公元955年)进行了重修。这座十三级密檐叠涩式的方形砖塔,高度为39.19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后周时期塔之一。2001年6月5日,妙乐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绕着这座千年古塔,形成了定期集市,以及餐饮、饲料、农产品交易等相关商业和服务网络。

所获荣誉

近年来,安张村获得了多个荣誉称号,包括“五好党支部”、“先进村民委员会”、“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AAA级平安村”等。该村以其全新的面貌,热情欢迎各方人士前来投资和发展。

自然资源

安张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耕地总面积为9088.60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950亩,旱地面积为7138.6亩。主要种植作物包括甘蔗、水稻、茶叶等。此外,还有林地6465.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为1303亩,主要用于种植芒果等经济作物。水域面积为846亩,其中用于水产养殖的面积为18亩。茶园面积为603亩,甘蔗种植面积为4997亩。

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07年底,安张村实现了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项基础公共服务。全村所有家庭均通自来水、电力和电视信号,其中593户家庭通有线电视,占比86%。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也达到了593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448户和295户,分别占总数的65%和43%。村内道路大部分已经硬化,进村道路为水泥和砂石路面。村内设有公共厕所和垃圾集中处理场,排水系统完善。村内有1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电、路、电视和电话。住房方面,多数家庭居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其中126户家庭居住的是砖混结构房屋,240户家庭居住的是砖木结构房屋,其余322户家庭则居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

农村经济

2007年,安张村的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34.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4.3%,畜牧业收入占12.5%,渔业收入占1.8%,林业收入占0.5%,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占10.9%,工资性收入占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81元,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全村外出务工人员为10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7%,其中在省内务工的有68人,省外务工的有35人。

特色产业

安张村的主导产业包括甘蔗、水稻和茶叶。这些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县域范围内。该村的特色产业是制作土陶制品,目前正在大力推动甘蔗和茶叶产业的发展。村里成立了1个专业合作社,其中1个已经完成注册手续。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人数为210人。

人口卫生

安张村现有农户688户,总人口为2949人。男性人口为1457人,女性人口为1492人。农业人口为2854人,劳动力为1180人。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傣族次之,布朗族居第三位。截至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7人,占总人口的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2477人,参保率达到84%。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为269人。村民就医主要依赖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配备有1名乡村医生。村内设有公共厕所和垃圾集中处理场,排水系统完善。

文化教育

安张村设有小学2所,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757平方米,教职员工23人,在校生334人。距离沙河中学7公里。全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总数为494人,其中小学生334人,中学生160人。村内设有文化活动室和6个业余文艺宣传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2004年,该村被评选为县级青年文明村寨。

基层组织

安张村建立有党支部1个,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4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5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5个村民小组。村内设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5个,团员人数为173人。2005年,该村被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

新农村建设

自2007年以来,安张村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投入资金2428.33万元,开展了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多项工作。新农村建设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5元,建设后增至1781元。人均基本农田面积为0.7亩,人均经济林果面积为0.03亩。每户均有1院安居房,科技明白人为688人,发展项目为8个,使用甲烷为主的清洁能源的家庭为281户。村内设有党群致富联合体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15个。村内有8条进村入社的硬板路,制定了8个社会事业发展规划、8个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和14个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方向

安张村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复种指数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比例高等问题。未来,该村将致力于巩固甘蔗产业,促进茶叶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推广养殖小区模式,培育运输业,力争实现村民收入增长,全村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将达到4684万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5.5%左右。届时,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0000元以上,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在此过程中,将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确保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资料

河南省焦作市.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03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03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