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战役(法语:Bataille du Gabon),又称自由市战役,是二次大战中西非战役的一部分,爆发于1940年11月。此战结果自由法军在夏尔·戴高乐将军的带领下,攻占利伯维尔、加蓬,并从维希法国军队手中解放了所有的法属赤道非洲。
战争背景
1940年6月,德国入侵并击败了法国,随后占领了该国的一部分领土。菲利普·佩当成立了维希合作政府来管理未被占领的法国领土。6月18日,法国将军查尔斯·戴高乐通过广播向海外同胞发出呼吁,呼吁他们拒绝维希政权,并加入英国一起对抗德国和意大利。这一广播在法国的非洲领土引发了分裂,殖民者被迫选择立场。8月26日,法属查德殖民地的总督和军事指挥官宣布他们加入了夏尔·戴高乐的自由法军。第二天早上,一小群戴高乐支持者夺取了法属喀麦隆的控制权,8月28日,一名自由法国官员罢免了法属刚果的亲维希总督。第二天,乌班吉沙里的总督宣布他的领土将支持戴高乐。他的声明引发了与一名亲维希的军官的权力斗争,但当天结束时,除了法属加蓬外,所有组成法属赤道非洲的殖民地都集结到了自由法国一边。
1940年10月8日,戴高乐将军抵达杜阿拉。10月12日,他完成了入侵加蓬的计划。戴高乐想使用法国赤道非洲作为攻入轴心国控制的利比亚的基地。因此,他亲自到北边的查德勘测位于利比亚南边边界情况。
引子
在8月27日喀麦隆集结后,加蓬当局决定加强与该省沿恩坦河的边界。9月3日,罗杰·加尔代特通过诡计进入比坦。在医疗必要性的借口下,他获得了比坦的古尔维斯哈尔威船长的许可穿越边界。古尔维斯同意只有在他的上级、驻奥耶姆的沃勒-恩坦首席行政官贝松也加入自由法国时,他才会集结他的部队。贝松起初拒绝,但9月5日,加尔代特告诉他他被免去指挥权。贝松前往喀麦隆,第二天,即9月6日,自由法国部队抵达比坦和奥耶姆,皮埃尔·罗·马托克成为了新的沃勒-恩坦行政官。
战斗过程
10月27日自由法军进入加蓬并攻下米齐克(Mitzic)镇。11月5日,在兰巴雷内的维希军队投降。同时在菲利浦将军(Philippe)和玛丽·皮埃尔·柯尼希将军控制之下的主力自由法国军队,从法属喀麦隆的杜阿拉出发。他们的目标是进攻加蓬利伯维尔。
1940年11月8日,HMS Milford击沉维希法国的蓬斯莱号潜水艇。柯尼希的军队随后登陆。他的军队包括自由法国军团的士兵(包括第13外国军旅),塞内加尔人和喀麦隆人。
11月9日,Lysander在杜阿拉附近的战机轰炸了自由市机场。柯尼希的军队在靠近市区时,遭到了强烈的抵抗。但他最终还是拿下了机场。自由法国海军中的savorgnan de Brazza 号击沉了维希的Bougainville号。两者是姊妹船。
11月12日,最后一只维希法军在让蒂尔港投降。总督马森,对他的军队失败感到灰心,最后自杀。
后续影响
11月15日,夏尔·戴高乐亲自说服那些被俘掳的维希法国军队,包括塔图将军,加入到自由法国的这一边。结果,他们在刚果战争的期间,将战俘置于布拉柴维尔。随着自由法国在赤道非洲的控制巩固,他们开始专注于意大利利比亚的战役。戴高乐解除了勒克莱尔将军在喀麦隆的职务,并派他前往乍得的拉米堡要监督进攻准备工作。加蓬的冲突引发了加蓬人大规模迁往西班牙赤道几内亚。法属赤道非洲切断了与维希控制的西非领土的联系,并围绕与附近的英国领土,即尼日利亚的贸易重建了经济。维希和自由法国派系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入侵后仍然存在。夺取加蓬和法属赤道非洲其他地区使自由法国获得了新的合法性;它不再是一个在英国的流亡组织,因为它现在有自己的大片领土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