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山书院
舫山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街道,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由监生林芳德捐资兴建的一座教育机构。书院曾经历多次变迁,包括更名为学堂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用途。现今,舫山书院已成为同安马巷中心小学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
舫山书院最初由监生林芳德捐资500缗建立,坐落于马巷通利庙(俗称大宫)之后。同治六年(1867年),马巷厅通判鲍复康带头捐银300两,地方人士积极响应,共同出资在原书院东侧新建了一座规模更大的书院。经过两年半的建设,书院于同治八年(1869年)竣工并开始招生。书院内部设施齐全,设有教室、宿舍、厨房、浴室等,并且拥有围墙环绕的庭院。清末,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舫山书院转型为学堂,并在后来经历了多次名称变更和功能转变。最终,它成为了今天的同安马巷中心小学的一部分。
教育贡献
舫山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众多人才,成为马巷地区的重要文化摇篮。书院的教学管理严谨,对学生的选拔和考核都有明确的标准。历史上,书院曾有多位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包括仑头村的陈晋生、五甲尾的陈生夏和郑锡文等人。
参考资料
既是文化古迹又是革命摇篮,百年书院焕发新光彩.微信公众号.2024-11-04
藏在厦门的这些百年书院!你去过几座.微信公众号.2024-11-04
厦门马巷有一座150多岁的老书院.百家号.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