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的作品《奥尔良的姑娘》是一部描写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女英雄贞德事迹的悲剧。该剧作在1801年9月11日于莱比锡市首演,是席勒最经常上演的作品之一。它被誉为德意志解放战争前奏曲,对1813至1815年的解放战争起了积极作用。

作品简介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的作品。剧本描写百年战争中法国女英雄贞德的事迹。这时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军已成为德国民族的威胁。作者使她通过神力来完成法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高度戏剧艺术和现实社会内容的结合。这部剧作被誉为德国解放战争的前奏曲,对1813至1815年的解放战争起了积极作用。

音乐改编

《奥尔良的姑娘》也启发了多部音乐作品的创作,包括:

- Zinaida Volkonskaya的《乔安娜·达尔科:由席勒改编的音乐剧》(1821年)

- 乔瓦尼·帕奇尼的《乔安娜·达尔科》(1830年)

- 朱塞佩·威尔第的《乔安娜·达尔科》(1845年)

- 彼得·柴可夫斯基的《奥尔良的姑娘》(1881年)

- Giselher Klebe的《多姆雷米的女孩》(1976年)

此外,英国作曲家威廉·斯特恩代尔·本内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Op. 46(1873年)以《奥尔良的姑娘》为标题,每个乐章的开头都引用了剧中的台词,展现了该剧作在音乐领域的广泛影响。

文化影响

《奥尔良的姑娘》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与愚蠢作斗争,神灵自己也徒劳无功”(第三幕第六场;塔尔博)这句台词被翻译成英文为“Against stupidity, the gods themselves battle in vain.”,并成为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神灵自己》的标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