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现为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

概述

河南大学教授(二级)   ,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有:中国武术九段,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首批武术家,中国武术国家级裁判。1998年以来,连年在国际、全国武术重大比赛中担任裁判长,总裁判长和仲裁委员会主任工作。

简历

1957年至1963年在舞阳县卸甲店小学上学

1963年至1968年在舞阳县育民中学上学

1969年在河南省舞阳一高上学

1970年至1971年在舞钢市八台高中上学

1972—1974年在舞钢市八台镇安庄中学任教,系校领导小组成员。

1974年—1977年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武术专业学习

1977年—1985年在河南大学体育系任教并兼任武术队教练

1985年—1986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青年教师进修班攻读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

1988年—1994年受学校派遣到少林地区创建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担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5年—2006年担任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负责科研工作。

1986年被聘为讲师

1991年破格评为副教授

1996年晋升为教授

2006年9月被河南大学评聘为校特聘教授。

2011年至今担任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武术文化研究所。

教学

担任武术系本科生专业理论与技术课

担任体育教育系本科生武术普修课

担任武术(博士、硕士)研究生武术理论与技术课

指导武术(博士、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方法等

科研论文

1、论中华武术之核心理念——2014年11月 体育科学

2、全球价值链视域下的中华武术对外发展战略思考——2011年3月 体育科学

3、中华崛起进程中的武术演进与展望——2010年10月 体育科学

4、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略——2008年9月 体育科学

5、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 ——2008年1月 体育科学

6、武术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2005 年1月 体育科学

7、我国武术学校现状与对策研究——2003年6月 体育科学

8、武术表演市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06 年4月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9、达摩,禅宗,少林拳——1995年12月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0、少林棍论略 ——1997年5月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1、少林武术产业集群特征及SWOT分析——2011年 3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2007年11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3、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2007年4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4、十运会优秀运动员情况分析——2006年7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5、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2001年4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6、论少林拳的成名与起端——1995年12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7、考达磨史说,批创拳邪说——1995年12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8、少林武源探讨——1982年9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简谈黄百家\u003c内家拳法\u003e ——1982年12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少林寺历史变迁——2001年1月 武汉体育学皖学报

21、从结构功能角度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2006年5月 中国体育科技

22、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高、难、美、新、真——2003年12月 体育文化导刊

23、传承武术精华与批判糟粕——2002年10月 体育学刊

24、论少林拳的产生与发展——1989年5月 体育文史

25、少林武术史略——1997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6、从发展角度谈武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1997年12月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7、少林沧桑千年史——1997年6月 中华武术

28、攻防是武术动作规格的依据——1988年9月 中华武术

29、通臂拳五法析要——1988年7月 中华武术

30、当今武术发展诌议——1981年4月 中州武术

31、少林僧助唐立功与举兵反唐——1995年6月 武林

32、武术教学应注重攻防含意的讲解——1988年2月 武林

33、如何处理武术教学中的难度动作——1987年11月 武林

34、武术运动中眼神眼法的妙用——1988年3月 武魂

35、从传播学角度看少林武术的未来发展趋势——2003年4月 少林文集

36、唐朝的少林武术——2003年4月 少林文集

37、如何保持良好的散打竞技状态——1989年7月 少林拳丛书

38、怎样练好侧踹腿技术——1985年6月 柔道与摔脚

----以上仅限独著或第一作者

专著与教材

1、《中华武术演进论》(独著)2017年7月 人民出版社

2、《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独著) 2012年12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3、《中华武术发展论》 (第一作者) 2009年12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4、《少林拳》(段位制教材)(执行主编)2011年7月 高教社

5、《少林拳珍诀秘要》 (独著) 2008年1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6、《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 (主编) 2003年8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7、《河南省高等院校武术教材》 (主编) 2001年9月 河南人民出版社

8、《少林棍棒技法》 (第一作者) 1995年8月 河南大学出版社

9、《搏击抓法》 (第一作者) 1996年12月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0、《高校武术教材》 (第一副主编) 1996年6月 高教出版社

11、《少林拳系列教材》 (统稿副主编) 1999年2月 河南大学出版社

12、《全国高等院校武术教材》 (副主编) 2000年4月 高教社

13、《中国武术教程》 (编委) 2003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14、《中国武术教程(简编本) 》 (编委) 2003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15、《少林武僧故事》 (第二作者) 1986年11月 海燕出版社

16、《中国武术少林拳竞赛套路》 (统稿副主编)2004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17、《中国武术少林刀术竞赛套路》 (统稿副主编)2004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18、《中国武术少林剑术竞赛套路》 (统稿副主编)2004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中国武术少林枪术竞赛套路》 (统稿副主编)2004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中国武术少林棍术竞赛套路》 (统稿副主编)2004年10月 人民体育出版社

21、《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 (编委) 2008年6月 高教社

科研项目

1、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

2、主持并完成年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

3、主持并完成河南省政府项目“河南省知名拳种家拳的挖掘与推广研究”

4、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河南省武术文化发展方略研究”

5、主持并完成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少林拳的起源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6、主持并完成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课题“传统武术长兵对练研究”

7、主持河南省教委项目“少林武术史研究”

8、主持并完成河南省教委项目“21世纪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技术考试模式设计”

9、主持并完成河南省教委重点项目“少林拳研究”

10、主持并完成河南省体育局社科规划项目“武术与和谐社会”

11、承担并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武术资源开发研究”

12、承担完成国家体育总局课题“高校武术可持续发展研究”

13、承担完成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我国武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获奖情况

讲学

1、2006年9月《我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13年8月专著《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2006 年9月论文《我国武术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获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4、2006年7月论文《传承武术精华与批判封建糟粕》 获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5、2010年4月论文《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略》 获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6、2010年4月论文《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 获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7、2011年8月,专著《中华武术发展论》 获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

8、2011年8月,论文《中华崛起进程中的武术演变与展望》 获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

9、2010 年,论文《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获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10、2006年6月论文《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的功能与作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1、1988年9月全国少林拳学术研讨会论文《论少林拳的起源与发展》被评为一等奖

12、1989年10月国际少林学术研讨会论文《十三僧助唐立功是少林拳出世成名的特定条件》被大会评为一等奖

13、2000年12月河南省学校体育学术研讨会论文《论武术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影响与作用》获一等奖

14、2000年12月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我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获大会优秀论文奖

15、2001年10月 主编的河南省高等院校《武术》教材获河南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16、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武术》统编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17、2003年5月香港国际少林功夫研讨会论文《唐朝的少林武术》获优秀论文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