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夏(1922年-2007年7月11日),诸暨市牌头镇溪北村人,中国现代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颌面外科专家,被誉为我国军队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的开拓者。周教授曾在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194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于牙医专科。新中国成立后,周树夏历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
1978年,周树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口腔颌面大面积创伤的临床治疗方面有突出贡献,1978年建立了颌面部洞穿性组织缺損的快速修复方法。1979年,周教授采用胸三角皮瓣修复战伤导致的全下唇及颜部缺损,并用折叠的全颌皮瓣通过吻合断端皮瓣构成双蒂血供,以修复洞穿性面颊部缺损,均获得成功。
周树夏的主要著作包括《临床口腔学》和《颌面颈部创伤学》等。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简介
周树夏,口腔颌面外科专家。诸暨市。
生平
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牙医专科。建国后,历任空军军医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口腔凳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长口腔颌面大面积创伤的临床治疗。1978年建立颌面部洞穿性组织缺损的快速修复方法。1979年采用胸三角皮瓣修复战伤性全下唇及颜部缺损,用折叠的全颌皮瓣,通过吻合断端篾这构成双蒂血供,以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均获成功。编有《临床口腔学》、《颌面颈部创伤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