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壳气雾弹是由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发并使用的生物武器。这种气雾弹内部填充了细菌培养液,通过飞机投放的方式散布病原体

相关简介

瓷壳气雾弹被设计成可以通过飞机在高空投掷。当气雾弹落地爆炸时,其内部装载的细菌培养液会四散喷射,从而传播疾病。1940年7月,日本军队的731部队和"荣"字1644部队派遣飞机前往中国宁波地区,投下了含有伤寒菌液70公斤、霍乱菌液50公斤以及携带鼠疫杆菌跳蚤5公斤。这些行动导致了当地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此外,日本军队还在中国的其他地区进行了类似的细菌攻击,包括在湖南常德市的鼠疫病毒投放,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本军队同样实施了广泛的细菌投毒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