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孔根网虫

三孔根网虫

1940年 Frenguelli 报道了南美洲第三纪硅质须苔属类化石的一新种,命名为三孔根网虫,根据骨骼的形态和中央囊的存在,有力地证明它是第3纪以来尚未灭绝的种。

基本信息

学名:Rhizoplecta trithyris Frenguelli,1940

中文名:三孔根网虫

中文拼音:Sān Kǒng Gēn Wǎng Chóng

分类等级:种

中国特有:是

异名信息:Rhizoplecta trithyris ,Frenguelli,1940

分类信息

形态描述

三根第1级骨针由顶端会合于中央一点上,呈低三脚架形。在距离会合点不远之处,各针于同距离同一面上各生左右两个相反的突起,这些突起互相接合而构成微带三角形的圆环。自环上,于两针之间,各生一骨针,此为第2级骨针,共3根,倾斜度与第1级骨针相同,所以乍看共有6根骨针,但针的起源并不相同。另外又从环上,微向外侧倾斜地向上生出4根近于直立支柱状的骨棒,自此棒上重复分出许多小分枝与6根骨针末端的许多重复分枝互相呈弓拱形地连接。最后共同形成一荆棘丛生的壳。幼小的个体,中央囊是球形,着生在3根原始骨针的会合点上,常将三角形圆环及3根原始骨针的基部包掩在内,成体的中央囊分割成三、四或五叶球囊状。

标本测量(um) 壳高109,宽86,骨针长60。

标本采集地 东海30°N,123°30′E。

分类讨论

1940年 Frenguelli 报道了南美洲第三纪硅质须苔属类化石的一新种,命名为三孔根网虫(Rhizoplecta);1953年 Deflandre 在 Grassé 主编的动物界专著中讨论到化石放射虫的罩笼虫目(Nassellaria)时提到了它,并且附有原作者绘的原图;又在附注中指出Frenguelli 所建立的 Rhizoplecta 属分类地位尚有问题,它好象是由三轴骨针演化而来的,可能属于放射虫的网形虫科 (Plectoidae)。由于原始描述根据的材料是化石,故只能看到一部分残存的骨骼,而全部细胞体的柔软部分不可能保存下来,故难以详细了解它的结构。但 Frenguelli 所作的图上仍然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它的底面详细构造,诚如Deflandre 所言:骨针很显然是三轴的。因而肯定了 Deflandre 的意见是正确的,即证明了Rhizoplecta trithyris并非须苔属而确系放射虫,根据骨骼的形态和中央囊的存在,有力地证明它是第3纪以来尚未灭绝的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