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自2013年起担任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中心主任,并在多个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俄罗斯语言文学、俄语修辞学和俄罗斯学。王加兴教授出版了多部专著、译著和编著,并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他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尤里·洛特曼著作集汉译与研究"的首席专家。王加兴教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曾获得南京大学人文研究贡献奖。

主要作品

著作

1. 专著

- 《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独立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 《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研究》(第一作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 《俄语语言与文化六讲》(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俄罗斯文学经典的语言艺术》(独立作者,商务印书馆,2017年)

- 《当代俄罗斯修辞理论三题》(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译著

- 《果戈理幽默作品选》(独立译者,漓江出版社,1999)

- 《白银时代俄国文学》(阿格诺索夫著, 第二译者,译林出版社,2001)

- 《文学学导论》(哈利泽夫著,第二译者,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

- 《千年俄罗斯――10至20世纪的艺术生活与风情习俗》(里亚布采夫著,第二译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 《赐予我希望把——圣彼得堡小说选》(谢·安德烈耶夫著,第二译者,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 《另一个高尔基》(巴辛斯基著,第二译者,译林出版社,2013)

- 《对话中的巴赫金》(杜瓦金等著,第二译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俄罗斯文明的起源与意义》(维·沙波瓦洛夫著,第二译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野兽的标记》(奥·叶尔马科夫著,第二译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 《普希金之家》(安·比托夫著,第一译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尤·米·洛特曼的生平与创作》(鲍·叶戈罗夫著,第二译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

3. 编著

-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译丛》(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已出版多部作品)

- 《跨文化视界中的巴赫金丛书》(双主编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新时代俄罗斯学研究——俄罗斯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4. 教材

- 系列教材《俄语阅读教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018)

- 《俄汉对照·缤纷俄语阅读》(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2015)

- 《高级俄语阅读教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022)

论文

1. 《〈猎人笔记〉的语言风格》(《中国俄语教学》1991年第2期)

2. 《〈死魂灵〉的比喻手法》(《外语研究》1993年第2期)

3. 《论维诺格拉多夫的"象征"说》(《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外国语言文学专辑》)

4. 《阿赫玛托娃艺术风格探幽》(《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1期)

5. 《论维诺格拉多夫的作者形象说》(《中国俄语教学》1995年第3期)

6. 《对开设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的几点认识》(《高教研究与探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专辑》1995年第3期)

7. 《论作者形象与风格的关系》(《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第1期)

8. 《〈父与子〉的对话艺术》(《外语研究》1996年第1期)

9. 《讲述体理论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第2期)

10. 《试析俄罗斯文艺学中的作者论》(《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11. 《析〈钦差大臣〉人物语言的两重性》(《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2. 《从语层结构看〈人的命运〉的修辞特色》(《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5期)

13. 《析果戈理笔下人物姓名的修辞特性》(第一作者,《外语教学》1998年第1期)

14. 《析〈死魂灵〉主人公乞乞可夫的语言特色》(《外语学刊》1998年第4期)

15. 《巴赫金言谈理论阐析》(《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6. 《试析讲述体的语层结构》(《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期)

17. 《对文学语言的研究和分析》(《外语研究》1999年第1期)

18. 《〈樱桃园〉人物语言管窥》(《外语研究》1999年第2期)

19. 《从视角结构看〈黑桃皇后〉的作者形象》(《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0. 《语义古词:俄国古典文学翻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叶甫盖尼·奥涅金〉汉译为例》(《外语学刊》1999年第3期)

21. 《简评〈俄罗斯文学选集〉》(《中国俄语教学》1999年第3期)

22. 《"含泪的笑"――谈果戈理的幽默艺术》(《果戈理幽默作品选》译序,漓江出版社,1999)

23. 《指导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几点体会》(《外语研究》2001年第3期)

24. 《试析〈俄汉详解大词典〉词条释义和例证翻译中的得与失》(《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第2期)

25. 《评普里什文的中篇小说〈人参〉》(《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26. 《析〈智慧的痛苦〉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特征――兼论格利鲍耶多夫对俄罗斯标准语的贡献》(《外语学刊》2004年第3期)

27. 《析〈智慧的痛苦〉的诗律特色――兼论格利鲍耶多夫对俄国喜剧诗律的贡献》(《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

28. 《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修辞手法"换说"》(《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9. 《试论俄语近音异义词及其修辞作用》(《外语研究》2005年第3期)

30. 《从作者形象看普希金对修辞格"换说"的贡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31. 《乡音未改人依旧――记与俄国汉学家李福清先生的一段交往》(《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3期)

32. 《试论普希金爱情诗篇〈致凯恩〉的修辞特色》(《中国俄语教学》 2007年第3期)

33. 《〈俄语阅读教程〉编写构想》(《外语研究》2008年第3期)

34. 《试论俄语准直接引语》(《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5. 《试论〈胖子和瘦子〉的对比手法》(第一作者,《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2期)

36. 《俄国文学名著注释本对汉译的重要参考作用——以〈叶甫盖尼·奥涅金〉注释本为例》(《外语学刊》2010年第5期)

37. 《关于修订〈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和熟语表的几点意见》(载柳·阿·维尔比茨卡娅、刘利民等主编《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与俄罗斯文学》〈第三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8. 《文本分析:俄罗斯文论的当代追求》(《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3期)

39. 《从言语体裁理论看巴赫金的修辞色彩观》(第一作者,《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2期)

40. 《\u003c日瓦戈医生\u003e人物对话分析》(第一作者,《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41. 《试析中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教学的非文学倾向》(第一作者,\u003c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核心期刊\u003e《科学与教育》2015年第3期)

42. 《从言语体裁理论看巴赫金对俄语修辞学的贡献》(第一作者,《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43. 《试论巴赫金对"准直接引语"的理论贡献》(第一作者,《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三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

44. 《俄罗斯文学中的克里米亚文本初探》(第一作者,《俄罗斯文艺》2016年第2期)

45. 《俄罗斯文化中的文学中心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7日,域外版)

46. 《安·比托夫和他的〈普希金之家〉》(《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2期)

47. 《中国文化教育在俄罗斯》(《中国俄语教学》2017年第3期)

48. 《俄罗斯学:〈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重要内涵》(《中国俄语教学》2018年第3期)

49. 《新世纪以来的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现状与前景》(《中国俄语教学》,2020年第1期)

50. 《"文化的驿马":余一中先生对文学翻译的贡献》(《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2期)

51. 《基于〈指南〉的俄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中国俄语教学》2020年第4期)

52. 《解析抒情诗\u003c帆\u003e应注意的两个问题——洛特曼结构分析法给我们的启示》(《俄罗斯文艺》2021年第3期)

53. 《"洛特曼结构主义早期学说的宣言"——\u003c论语言学和文艺学的结构概念之区别\u003e浅析》(《中国俄语教学》2021年第3期)

54. 《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洛特曼接受史摭拾》(《俄罗斯文艺》2022年第3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