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滕州市图书馆

滕州市图书馆

滕州市图书馆前身为滕州通俗图书馆,建于1911年,现址位于滕州市善国路。

图书馆分三层,一层为阅览室,二层为自习室、报告厅,三层为办公区。馆藏图书22万余册(件)。

2018年5月14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滕州市图书馆被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历史沿革

滕州市图书馆前身为滕州通俗图书馆,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滕州书院东院建立,1913年(民国初年)通俗图书馆改为公立图书馆,设借书室、阅览室。

1932年,图书馆与演讲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孔子庙前院。

1939年,日伪滕州公署改民众教育馆为新民教育馆。

1946年,鲁南行署在县城建民众教育馆。

1950年,滕州人民政府在西门里龙家牌坊东建大众阅览室。

1954年,大众阅览室并入滕州文化馆。

1956年,滕州图书馆建立。

1960年图书馆合并到文化馆。

1973年滕州图书馆恢复建制,次年秋迁至新兴南路,后新迁至善国路。

馆藏资源

中文普通图书:馆藏共有22万余册(件),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文学、历史等学科)、自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活血、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农业科学、计算机工程、轻工、化工、建筑、航天、环境等学科)两大类。

中文报刊:年订刊量目前500余种,涉及政治、文学、法律、科技等各各门学科,种类齐全、内容广泛。报纸涉及全国各省、市的主要党报、晨报、晚报、科技报等,特别是山东省的地方报纸几乎全部收藏,在全面、针对收藏的同时又体现了地方特色。

滕州市地方文献专藏:共有约5000多册,主要收藏1949年以后出版的在内容上具有滕州地方特征的文献,如地方志、年鉴、地方人物传记等。是滕州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真实记录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反映。

善本专藏:2000余册,其中\u003c四库全书\u003e一套,共1500册;明代崇祯元年刻本\u003c唐宋安大家文抄\u003e6卷1函;明、清、中华民国六种版本\u003c滕县志\u003e、《续滕县志》等,均有极高版本、学术价值。

场馆布局

图书馆分三层,一层为阅览室(报纸期刊)、成人外借室、采编室、综合室和体验室(尼山书院),二层为自习室、报告厅、少儿阅览室和少儿外借室,三层为办公区。

地方文献

滕州市市地方文献资料中心:为保护山左乡邦、乡贤文献,提升文化地位,该馆正在筹建滕州地方人文库、滕州地方文献资料中心,设专室收藏海内外滕州籍人士及驻滕知名人士著作及滕州地方文献资料,使之传之后人,泽被士林。

1、滕州地方人文库收藏范围: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内外滕州籍人士及驻滕知名人士的个人著作、传记、手稿、日记、图片以及具有个人特征的各种类型资料。

2、滕州地方文献资料中心收藏范围:具有滕州特色且有史料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包括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电子文献等,如:方志、谱录、图片、文件汇编、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照片、录音带、录像带、VCD光盘、电脑软盘等。

交通路线

地址:滕州市善国路31号(滕州剧院旁)。

馆址交通便利,滕州公交2路、13路、19路、20路、31路、108路、206路、208路和302路滕州剧院下车即到。

有关服务

开关时间

周一闭馆。

周二到周日:8:30-12:00,13:20—17:00(周四下午闭馆)。

办卡

图书馆内自习室免费供市民开放,需办理自习卡,50元押金,不用可以退费。外借室需办理借书卡方可入内和借书。办卡地点位于图书馆二楼自习室。

赔偿规定

1、丢失图书按出版年代赔偿,1949年至1978年出版图书按50倍赔偿;1979年至1985年出版图书按40倍赔偿;1986年至1995年出版图书按15倍赔偿;1996年以后出版图书按3倍赔偿;成套图书丢失1本按全套赔偿。

2、污损图书由污损者修补,经过修补,能恢复本来面目者视其情况按原价10%至50%交纳污损费,如有涂抹、写字、圈点、卷折、撕裂、挖洞等情况,视其情节轻重罚款或停止借阅。

3、撕挖报纸一张罚款5元。

4、丢失、损坏杂志1期按3至5倍赔偿。

获得荣誉

1983年7月,滕州市图书馆少儿室受到文化部的表彰。从1984年至1992年,连续9年被滕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89年在全国图书馆“十先”评比中,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

参考资料

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滕州市委市政府.2023-11-17

滕图简介.滕图.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