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北京》是2003年9月维真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大卫·艾克曼。本书主要讲述了那些伟大华人们不为人知却足以改变世界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书详尽介绍了卓越的华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它的巨大而又快速的转变,以及这次变动对于全球力量对比的影响。
作者简介
前《时代》杂志驻耶路撒冷办事处主管人员大卫·艾克曼被“中东地区战乱不断”的和平幻象所深深着迷。他以全面的视角观察该地区,超越标题和简短引述来检视流血冲突的根本来源。凭借记者的客观性和历史学者的分析,身为大学历史教授的他,向我们阐释仇恨主导时政背后的历史关联,使读者更能了解在忠诚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以及暴露那些企图阻止给该地区带来持久和平的棘手问题。
出版信息
2012年10月,大卫·艾克曼授权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中理会)负责《耶稣在北京》的中文翻译及出版。
2013年10月,中理会已与维真瑞出版社(Regnery Publishing)签署出版合同,在《耶稣在北京》英文本问世十周年之际,于波士顿率先发行该书中文版。中理会计划投入2万美元进行该书的翻译和校订工作。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耶稣来到北京(Jesus Comes to 北京市)
第二章:探路者集团(Pathfinders)
第三章:先祖(Patriarchs)
第四章:叔叔(Uncles)
第五章:阿姨、侄子和侄女(Aunts, Nephews, and Nieces)
第六章:神学院:培养新一代(Seminaries: Training a New Generation)
第七章:早期的“国教”(Early Years of the "State Church" )
第八章:文革后(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第九章:中国的“耶路撒冷王国”(China's "Jerusalem" )
第十章:回到耶路撒冷(Back to Jerusalem)
第十一章:天主教徒(Catholics)
第十二章:迫害(Persecution)
第十三章:艺术家、作家、学者(Artists, Writers, and Academics )
第十四章:外国人(Foreigners)
第十五章:中国基督教的未来?( China's Christian Future? )
附录
注
鸣谢
索引
社会评价
2004年,金陵协和神学院访问教授撒母尔·皮尔森、裴斐、刘若民、陈泽民等在《金陵神学志》第4期发表《评大卫·艾克曼的\u003c耶稣在北京:基督教正在如何改造中国以及改变全球的势力均衡\u003e》,坦言大卫·艾克曼未能给予中国教会的现实情况一个公允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