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的二级学院,2000年在原外语系的基础上建立。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拥有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有教授10人,副教授50人;有在校生600余人。
历史沿革
1958年,俄语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俄语课的同时,增开了公共英语课,由此更名为外语教研室。
文革期间,北京矿业学院迁至四川省,学校更名四川矿业学院,在艰苦的环境下,学校从各系抽调优秀学生组成英语师资班,委托外语教研室重点培养,以补充外语教研室的力量。英语师资班共培养出英语教师20多人,其中不少人成为以后学校英语教师骨干。
70年代初,外语教研室开始开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课。
70年代中期,开始开设二外德语课。
1985年3月,外语教研室改名为科技外语部。
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6年,科技外语部有11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
1987年,科技外语部改名为科技外语系,内设大学英语教研室和专业英语教研室。
1995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外语系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外语系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外语系。
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外语系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同时设立英语系。
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设立德语系。
办学条件
学院英文系下设基础英语教研室、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翻译教研室、商务英语教研室。德语系下设德语专业教研室和多语种教研室。目前,我院具备开设英、德、俄、法、日等多个语种课程的条件和实力。学院图书资料室、音像资料室藏书近2万册,学院拥有10个语言实验室,其中有5个为数字化网络语言实验室。
院系概况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2个系,2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实验中心1个,是中国翻译协会语言服务能力培训与评估考试(LSCAT)基地,中国矿业大学英语技能实践创新基地;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立项30余项。
师资队伍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8人。教师中有教授10人(含美籍教授1人),副教授50人。另有校外特聘教授2人,兼职教授10余人。学院常年聘有外籍教师18-20人。
学科体系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
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
专业学位授予类别:翻译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的10个校级研究平台,分别涵盖了跨文化交际研究、国际能源政策研究、国际汉文化比较研究、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特殊用途英语研究、语用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实证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澳大利亚研究等。其中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
★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所
★翻译研究所
★特殊用途英语研究所
★语用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比较文学究所
★语音实验室
★培训中心
★翻译中心
★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30余项。
学术交流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生活动(3张)学院先后同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奥尔登堡大学,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肯塔基大学等多所中国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澳大利亚建有孔子学院一所。
学术资源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图书资料室、电子音像资料室有藏书和有声资料3万5千余册(件),其中外文文献1万余册,并拥有校内共享的网络外文文献数据库。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
学院院徽以红色和艺术化的语言符号作为主要元素。
精神文化
学生活动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并开展有志愿服务、化妆培训、英语角等活动。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21-06-13